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让我做你的声音吧”:中国有声电影过渡时期的声音焦虑
被引量:
5
"Be Your Sound":The Sound Anxiety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Chinese Sound Fil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1930年上映的蜡盘发音影片《野草闲花》(孙瑜,1930)出发,将目光投向当时作为机械复制之声的声音技术之上,通过解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从"无声"转向"有声"这一过渡时期内的"声音焦虑",试图勾勒出技术、美学与政治话语共同作用下的都市音景。
作者
李频
机构地区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2-96,共5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关键词
声音
技术
中国早期电影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孙柏.
“声画对位”概念及其误译--从爱森斯坦到《纽约时报》和洪深[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2):109-113.
被引量:15
2
程凯.
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之再反思[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2):28-5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赵璕.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异化”理论——“物化”概念的发现及其对论争分野的重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1):63-91.
被引量:9
2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6页.
3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A]..《郭沫若全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卷.第297页.
4
黎活仁.《福本主义对鲁迅的影响》[A]..《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C].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出版..
5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文化批判,1928,.
6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J].创造月刊,1926,.
7
麦克昂.《英雄树》[J].创造月刊,1928.
8
安道.F.琼斯.《留声机在中国》,《视界·第九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9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J].每周评论,1919.
10
黎活仁.《卢卡契对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黎活仁.《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共引文献
23
1
吴昱苇.
“新写实主义”之“新”——论革命能量的象征转向与话语争锋[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4(1):173-182.
2
张广海.
小资产阶级原罪意识的诞生、规训与救赎——论大革命后左翼知识分子自我认知机制的转型[J]
.文艺理论研究,2012(4):29-35.
被引量:4
3
刘子凌.
上海艺术剧社的成立与公演考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0(3):136-156.
被引量:4
4
贾斌武.
苏联蒙太奇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J]
.文艺争鸣,2016(4):127-134.
被引量:2
5
刘奎.
情感教育剧:《屈原》的形式与政治[J]
.文学评论,2017(2):63-71.
被引量:9
6
穆俊.
从“幕后幽灵”到“绘影绘声”——中国有声电影初期的声画关系研究(1930—1937)[J]
.电影文学,2018(17):4-12.
7
唐平,陈杰武.
论“声画对位”与“声画对立”的异同[J]
.西部广播电视,2018,39(22):93-93.
8
郭小平.
声音的政治:国家、市场与技术视域下的话筒工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6):40-47.
被引量:4
9
文贵良.
科技名词与现代汉语诗学——以“留声机”为例[J]
.文艺争鸣,2020(1):51-58.
被引量:2
10
覃昌琦.
“革命文学”论争与茅盾的革命文学话语再造——以1928年前后茅盾的政治和文学思想为中心[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1):9-17.
同被引文献
37
1
陈墨.
费穆电影论[J]
.当代电影,1997(5):26-40.
被引量:22
2
邵牧君.
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J]
.电影艺术,1996(2):4-5.
被引量:29
3
马军骧.
中国电影倾斜的起跑线——早期电影形态思考[J]
.电影艺术,1990(1):6-21.
被引量:10
4
李晋生.
评罗明佑及其“复兴国片运动”——读史札记[J]
.当代电影,1989(6):114-120.
被引量:5
5
王汉川.
袁牧之对中国有声电影艺术的贡献[J]
.电影艺术,1985(11):47-56.
被引量:7
6
陆绍阳.
孙瑜导演风格论[J]
.当代电影,2004(6):56-60.
被引量:5
7
赵乐山.
电影录音设备的发展(上)[J]
.影视技术,1994(6):1-5.
被引量:4
8
赵乐山.
电影录音设备的发展(下)[J]
.影视技术,1994(7):2-5.
被引量:5
9
黄兴涛.
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性“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J]
.天津社会科学,2005(4):128-136.
被引量:44
10
吕新雨.
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J]
.读书,2006(8):121-130.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
5
1
穆俊.
从“幕后幽灵”到“绘影绘声”——中国有声电影初期的声画关系研究(1930—1937)[J]
.电影文学,2018(17):4-12.
2
郭小平.
声音的政治:国家、市场与技术视域下的话筒工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6):40-47.
被引量:4
3
林吉安,郭文凯.
技术焦虑与本土探索:20世纪30年代国产有声电影机器的“发明热”及其历史意义[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4):72-81.
被引量:1
4
李频.
影戏之暗影:重绘中国早期的电影接受(1897—1920)[J]
.当代电影,2024(4):71-77.
5
田亦洲.
概念误译、关键词命名与本土化重构--早期“声画对位”观念在中国的理论旅行[J]
.文艺研究,2024(4):102-11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孙晗,王一淳.
流动的噪声:城市声音环境下的“电子寂静”与秩序重塑[J]
.东南传播,2022(7):54-57.
被引量:1
2
徐晓军,汤素素.
社会边缘人群: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再讨论[J]
.理论月刊,2023(10):98-107.
被引量:1
3
杨佳凝.
“听电影”:早期电影与无线电的跨媒介实践(1923—1949)[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9):100-111.
被引量:1
4
李煜东.
《洛阳伽蓝记》所见北魏洛阳的声音与声景[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6):9-13.
被引量:2
5
曲舒文.
聆听的颠覆性:平台音综《乐队的夏天2》的阴性噪音与声音政治[J]
.文艺理论研究,2024(3):173-183.
1
李彩霞.
论电影《马路天使》中音乐所承载的叙事功能[J]
.枣庄学院学报,2006,23(6):99-102.
2
居佳英.
从《马路天使》的声画解析看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声电影创作[J]
.作家,2009,0(18):189-190.
3
傅颖茹.
钢琴弹奏中声音技术的提升[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20):162-162.
被引量:2
4
吴越.
论以古诗词改编的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与演唱[J]
.时代教育,2010(3):107-108.
被引量:5
5
戎蓉.
浅谈音乐在影视中的表现[J]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1(19):20-20.
6
任晓梅.
音乐在影视中的运用[J]
.电影文学,2008(18):99-100.
被引量:2
7
齐帅.
论流行演唱中的情感表现[J]
.北方文学(中),2013(3):107-107.
被引量:1
8
程娜.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歌曲对当代民族声乐的贡献[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4):167-167.
9
刘至遥.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歌曲的艺术特征探究[J]
.黄河之声,2015(5):106-106.
被引量:2
10
包慧琴.
论钢琴弹奏中声音技术的提升[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9):235-236.
当代电影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