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书画鉴定与研究中的“物质性与原境性”——以学术界对《溪岸图》的鉴定与研究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学术界对《溪岸图》的研究为例,进而归纳了学界对该作品进行鉴定与研究的不同特点,并对此进行了分类与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对书画进行鉴定与研究的过程中,是否可以进一步对书画作品所显现的"物质性"与"原境性"问题进行再认知。
作者
刘晓达
机构地区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8期17-20,共4页
Fine Arts
基金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项目名称:美术史视野中秦汉时代的"天下"观
项目批准号:15YJC760066
关键词
溪岸图
鉴定与研究
方法论问题
反思
物质性与原境性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傅熹年.
关于“展子虔《游春图》”年代的探讨[J]
.文物,1978(11):40-52.
被引量:34
2
李清泉.
“装堂花”的身前身后——兼论徐熙画格在北宋前期一度受阻的原因[J]
.美术学报,2007(3):56-61.
被引量:10
3
方闻.
论《溪岸图》真伪问题[J]
.文物,2000(11):76-96.
被引量:12
4
杨新.
《溪岸图》之我见[J]
.文物,2000(11):72-75.
被引量:5
5
李若晴.
“溪岸河畔”——关于早期山水画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
.新美术,2007,28(6):21-2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傅熹年.
关于“展子虔《游春图》”年代的探讨[J]
.文物,1978(11):40-52.
被引量:34
2
张珩.
怎样鉴定书画[J]
.文物,1964(3):3-33.
被引量:11
3
罗世平.
略论曲阳五代墓山水壁画的美术史价值[J]
.文物,1996(9):76-77.
被引量:4
4
尹吉男.
古画鉴定学中的时代风格与标型——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之一[J]
.美术研究,1993(2):26-28.
被引量:19
5
金维诺.
早期花鸟画的发展[J]
.美术研究,1983(1):52-57.
被引量:10
6
李零.
学术“科索沃”——一场围绕巫鸿新作的讨论[J]
.中国学术,2000,2(2):202-216.
被引量:13
7
贝格利,李零,李博婷.
评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J]
.中国学术,2000,2(2):229-261.
被引量:6
8
杨新.
《溪岸图》之我见[J]
.文物,2000(11):72-75.
被引量:5
9
方闻.
论《溪岸图》真伪问题[J]
.文物,2000(11):76-96.
被引量:12
10
宇文所安.
瓠落的文学史[J]
.中国学术,2000,2(3):237-25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3
1
莫家良.
真伪·风格·画史——方闻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
.文艺研究,2004(4):115-122.
被引量:10
2
谭述乐.
空间分析法在绘画鉴定上的运用[J]
.荣宝斋,2006(2):208-217.
3
李若晴.
“溪岸河畔”——关于早期山水画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
.新美术,2007,28(6):21-25.
被引量:2
4
赵建中,刘国芳.
关于展子虔《游春图》年代的再探讨[J]
.艺术探索,2008,22(1):14-16.
被引量:3
5
张鹏.
辽代美术史研究的新视界[J]
.美术研究,2008(2):57-62.
被引量:1
6
刘晓达.
试论中国早期画像艺术中对“空间”的表现变化——对先秦—隋唐时期画像艺术的解读[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8(6):97-104.
被引量:2
7
孙彦.
“装堂花”新探——以南唐二陵装饰画为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1):44-46.
被引量:3
8
刘晓达.
试论现行中国美术史教材中的“叙述方式”问题[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0(1):36-43.
被引量:4
9
董希源.
山水[J]
.荣宝斋,2010(6):309-309.
10
刘婕.
唐代花鸟画研究的新视野——墓葬材料引发的思考[J]
.文艺研究,2011(1):100-107.
被引量:4
1
方元.
《溪岸图》考辨[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3(2):58-63.
2
施建中.
近百年来南唐绘画研究状况述略[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4):41-44.
被引量:3
3
杨先让.
回忆徐悲鸿先生二三事[J]
.书摘,2017,0(4):42-45.
4
吴毓清.
方法问思录——第三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之后答友人问[J]
.中国音乐学,1986(2):22-29.
被引量:3
5
解安宁.
从解读《溪岸图》中看艺术史的研究方法[J]
.新视觉艺术,2012(6):13-14.
6
李纯一.
音乐史界也应开展方法论的讨论[J]
.人民音乐,1964(7):40-40.
被引量:4
7
黄晓和.
要关注音乐本体的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2):91-92.
被引量:7
8
《溪岸图》[J]
.应用写作,2013(2).
9
胥广福.
山水巨迹中的“蒙娜丽莎”——董源与《溪岸图》[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8,0(8):4-5.
10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式接受《溪岸图》捐赠[J]
.艺术市场,2017,0(6):14-14.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