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数字化演绎与传承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数字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国历史悠久,积淀了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基,需要传承。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困境,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恰当的策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演绎与传承。
作者
郑向阳
机构地区
甘肃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中国报业》
2016年第18期42-43,共2页
China Newspaper Industry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传统文化
数字化演绎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61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康娟,吴旭敏.
浅析艺术设计中民俗文化题材的数字化呈现[J]
.设计艺术研究,2012,2(1):80-83.
被引量:3
2
宋俊华.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
.文化遗产,2015(2):1-8.
被引量:104
3
崔文君,宋雁超.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
.大舞台,2015(8):232-233.
被引量:13
4
姜申,鲁晓波.
展示传播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中的交互性及其应用——以敦煌文化的当代传播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8):19-23.
被引量:27
5
张璐璐.
中国文化元素的数字化演绎——以《魁拔》系列动画电影为例[J]
.电影评介,2015,0(5):7-10.
被引量:1
6
秦枫,徐军君.
突围与重塑:数字媒介环境与传统文化传播[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15-119.
被引量:11
7
申国敏.
浅析数字化、网络化对我国优秀文化产品传承的重要意义——以动漫产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为例[J]
.中华文化论坛,2013(11):151-154.
被引量:4
8
黄永林,谈国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被引量:42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傅宏波.
美日韩的动漫文化[J]
.观察与思考,2005(11):30-31.
被引量:2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网,发布时间:2006年9月11日.
3
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是最好的保护》,《光明日报》2011年10月7日.
4
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975.
5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提升计划项目:《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承传技术体系的构建》.
6
徐嘯寒、胡庆方、冯林:《让文化遗产在数字中永生》,《楚天都市报》,2012年8月23曰.
7
中央电视台2013年5月24日《新闻30分》.
8
胡靖国、王学涛、刘怀丕:《平均三天多建一座博物馆》,见新华网太原2012年11月21日电,http://news, xinhuanet. com/2012-ll/2l/c_ 113744800. htm.
9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10
新华社.中国动漫产业年总产值180亿,3年前仅117亿元[EB].新华神网站,2007-6-29.
共引文献
561
1
顾祥森.
科技进步对书画艺术创新的蝴蝶效应探讨[J]
.中国文艺家,2019,0(12):280-280.
2
文琴.
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政策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9(S01):156-160.
被引量:18
3
张举文.
探索互联网民俗研究的新领域[J]
.西北民族研究,2021(1):102-109.
被引量:4
4
奉小燕,张瀚文.
刺绣在数字化技术保护中纹样建档研究[J]
.工业设计研究,2021(1):33-37.
5
齐汇,米高峰,陈传志.
新疆喀什民间土陶技艺数字化保护研究[J]
.工业设计研究,2020(1).
被引量:3
6
黄水清,刘浏,王东波.
国内外数字人文研究进展[J]
.情报学进展,2022(1):50-84.
被引量:11
7
吴蓉蓉,李倩.
浅析海南黎族非遗保护交流平台的可行性[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12):41-42.
被引量:3
8
李鸿姝.
齐齐哈尔市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体系建设研究[J]
.理论观察,2023(6):132-135.
被引量:1
9
李丽辉,靳桂琳.
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3):121-128.
被引量:9
10
景智.
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探索与实践——非遗文化下数字语境的表现[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3):174-17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
1
景东,苏宝华.
新媒体定义新论[J]
.新闻界,2008(3):57-59.
被引量:179
2
孙宜君,王建磊.
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
.当代传播,2012(1):46-48.
被引量:124
3
杨云香.
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6):148-150.
被引量:16
4
徐红,郭姣姣.
数字化技术在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及启迪[J]
.新闻大学,2014(6):47-54.
被引量:19
5
肖珺.
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0(4):122-128.
被引量:49
6
于胜男.
数字化背景下黑龙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策略[J]
.西部广播电视,2019,40(15):60-6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李佳.
博物馆数字解说系统的文化传承功能刍议[J]
.科技传播,2020,12(13):75-76.
被引量:2
2
李志魁.
探讨新媒体语境下文化传播方式创新[J]
.电视指南,2017,0(22):141-14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刘琼.
探究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J]
.传媒论坛,2020,3(20):132-133.
被引量:3
2
帅亚秀,熊强.
新媒体环境下豫剧传播方式的探究[J]
.艺术评鉴,2020(24):185-188.
被引量:1
3
任霄.
论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路径[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5):52-55.
被引量:4
4
关鸿.
新媒体时代基于观众体验的博物馆数字媒体展陈设计策略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6):113-117.
1
赵丽华.
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创新[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128-129.
被引量:11
2
张爽.
高校图书馆与古籍数字化[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6):200-202.
被引量:2
3
陈娟.
浅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文化性[J]
.兰台世界(中旬),2011,0(9):15-16.
4
梅宁华.
新时期党报建设的思考[J]
.中国记者,2008(12):4-7.
5
李静.
浅析高校图书馆与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
.科技信息,2008(1):302-302.
被引量:2
6
林金康.
党报新春报道的突破与创新[J]
.中国报业,2012(4):75-75.
7
敖俊.
关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发展的思考[J]
.青春岁月,2016,0(11):92-92.
8
王方园.
公共图书馆开展女性阅读推广的必要性及发展策略[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31(6):46-47.
被引量:6
9
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主题定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J]
.大众考古,2016,0(5):95-95.
10
彭小年,温健琳.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创新策略[J]
.声屏世界,2015(10):18-19.
被引量:20
中国报业
2016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