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游牧民族居住空间、文化功能及其变迁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土地广博,民族众多,其中游牧民族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支,在我国边疆地区广泛分布。在古代,匈奴、鲜卑、突厥都是较为著名的游牧民族,而现代比较常见的游牧民族则主要以哈萨克族、蒙古族、鄂温克族为主。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这些曾经的游牧民族已经开始对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行革新,部分游牧民族甚至已经放弃了逐草而居的生活。这不仅是居住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对民族文化价值以及生产方式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者
高珊珊
机构地区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居住方式
现代生活方式
空间利用
汉族居民
过度放牧
放鞭炮
贴春联
居住点
牧民收入
信奉佛教
分类号
K892.25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罗意.
“游牧——定居”连续统:一种游牧社会变迁的人类学研究范式[J]
.青海民族研究,2014,25(1):37-41.
被引量:17
2
李元元.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过程分析——以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牧民定居点为例[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2(3):92-96.
被引量:6
3
艾丽曼.
从传统游牧走向定居游牧——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定居游牧调查[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6):46-4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青海省社会历史调查组.青海省社会历史调查.1958青海省档案馆馆藏手写稿.
2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684.
3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345.
4
黄南州农牧局.农牧情况.1994,(11).
5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年鉴编委会.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91-2000年鉴.2004:199-200.
6
J.MARC FOGGIN and ANDREW T.SMITH.青海省高寒草地的使用及其生物多样性-地区和县级数据的使用.汪松,谢彼德,解焱编辑.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217-226.
7
C.伯恩,M.伯恩.文化的变异[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8
Ruth A.Wallace,Alison Wolf.当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9.
共引文献
24
1
易晓峰,徐有钢.
2000年以来的牧区城镇化:回顾与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21(1):60-66.
被引量:6
2
刘新利.
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J]
.新闻知识,2013(1):32-34.
3
刘进彬,何小军.
四川藏区牧民定居后的体育文化生活之变研究[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7):83-86.
被引量:1
4
曾芸.
当“社区参与”遭遇行政路径依赖——以G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92-97.
被引量:1
5
乌尼巴图.
50年代以来内蒙古牧区牧民生产关系演变与定居[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3):7-8.
被引量:1
6
罗意.
在游牧与农耕之间:新疆定居游牧民自然观与环境态度的变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5):24-29.
被引量:4
7
程玲,马忠.
论“中国梦”的传统文化根基——“中国梦”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探究[J]
.社科纵横,2015,30(5):14-18.
被引量:1
8
罗意.
旱灾与牧民的应对策略--新疆阿勒泰草原一个定居哈萨克社区的个案[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9):20-26.
被引量:4
9
张丰羽,刘筱雪.
青藏高原牧区传统游牧方式及生态启示[J]
.草业与畜牧,2016(6):57-59.
被引量:1
10
韩官却加.
青海蒙古族研究综述[J]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2013(1):271-28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周大鸣.
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粤东地区潮客村落的比较研究[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13-20.
被引量:38
2
张云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内蒙古牧区旗县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2):45-49.
被引量:8
3
刘姝曼.
蒙汉杂居中的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以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西哈家素村蒙古族为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4):29-33.
被引量:1
4
李娜,李晓霞.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变迁思考——以新疆三个乡村为例[J]
.新疆社会科学,2019(1):109-115.
被引量:5
5
宋靖野.
从“跨文化比较”到“跨自然比较”——人类学比较研究的方法、类型与范式转换[J]
.广西民族研究,2023(4):123-13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杨再旺,杨旭彪.
交通、住房与燃料:内蒙古通古格勒嘎查牧区的变迁研究[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4,33(1):13-19.
1
科学家称古代没有癌症[J]
.新故事,2010(24):47-47.
2
汪宁生.
仰韶文化葬俗和社会组织的研究——对仰韶母系社会说及其方法论的商榷[J]
.文物,1987(4):36-43.
被引量:15
3
初习(译).
成吉思汗精神的归属[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7(5):56-58.
4
王兴国.
明代遗风——屯堡[J]
.今日国土,2007(7):42-43.
被引量:1
5
乌力吉.
清代龙纹银盘[J]
.北方文物,1999(1):102-102.
6
王晓德.
好莱坞与美国现代生活方式的传播——以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为例[J]
.安徽史学,2008(3):7-14.
被引量:1
7
袁文海.
关于建立新型民俗学的思考[J]
.民俗研究,1985(1):31-34.
8
徐夷.
明代洪武年间入滇汉民后裔的南京渊源[J]
.档案与建设,2002(12):36-36.
9
孟少妮.
民族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09(8):47-49.
被引量:3
10
周青.
回台杂忆[J]
.台声,1994,0(11):15-17.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201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