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宁西部油松容器苗培育及雨季造林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辽宁西部的广大地区,有着良好的油松容器苗培育条件,也有了一定时期的积淀,产生了长期的发展经历。从育苗地的观察、土壤的选择、种子的培育以及杀菌、播种等过程和环节,具体阐述了辽宁西部油松容器苗培育及雨季造林技术,以深入剖析油松的种植规律,提升油松种植及造林的水平和效率。
作者
刘景华
机构地区
北票市青山保护局
出处
《种子科技》
2016年第11期73-73,75,共2页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辽宁西部
油松
容器苗
培育
造林技术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赵春梅.
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J]
.陕西林业科技,2013,37(3):44-45.
被引量:2
2
邓煜,刘志峰.
温室容器育苗基质及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1999,24(3):18-23.
被引量:14
3
任光宇,黄婕,穆蕾,徐世红(编、校).
暴马丁香育苗技术及管理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171-17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姜文军,刘士芳.
暴马丁香育苗技术的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04(5):21-21.
被引量:3
2
蔡建军.
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J]
.陕西林业,2009(6):45-45.
被引量:7
3
李滢,张宝琴.
油松菌根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J]
.内蒙古林业,2010(3):22-22.
被引量:2
4
钟国莲.
肉花卫矛容器育苗及造林试验初报[J]
.安徽林业科技,2011,37(4):58-59.
被引量:4
5
王洁琼,蒋伟.
樟子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对比[J]
.科技风,2011(19):186-186.
被引量:4
6
徐敏雄,陈宝松,王建明,周丽飞,毛日华,吴金宝,项林妹,张建章,徐振华,郑亚波,王杰芬.
龙泉市3种主要树种的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J]
.浙江林业科技,2012,32(1):39-43.
被引量:5
7
王晓东.
暴马丁香的利用及栽培[J]
.林业实用技术,2002(7):46-4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8
1
王小明,马耀祖,李健.
几种处理方法对四翅滨藜嫩枝扦插成活率影响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115-117.
被引量:15
2
向青云,黎明,张发维,赵艳.
柑橘大棚容器育苗基质配比试验[J]
.种子,2007,26(2):75-77.
被引量:40
3
张春英,陈淑筠.
加拿大紫荆容器育苗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85-10286.
被引量:10
4
杜春花,陆斌,陈芳,宁德鲁,邵则夏,杨卫明,张艳丽.
辣木种子发芽试验及容器苗苗木分级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1):108-110.
被引量:19
5
舒成伟,聂艳丽,陆斌.
不同配方下甘蔗渣堆肥腐熟进程“C/N比值”变化特征[J]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3):30-34.
6
刘增喜,张国栓.
不同种源北非雪松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J]
.山东林业科技,2012,42(4):1-4.
被引量:2
7
彭秀,耿养会,李秀珍,彭海龙.
鹅掌楸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13,42(1):5-8.
被引量:11
8
黎瑞臻.
桉树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探讨[J]
.绿色科技,2013,15(6):78-79.
被引量:1
9
郝晓勇.
浅谈东北地区丁香种植和应用的要点[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21):325-325.
10
宋殿臣,刘成宇.
暴马丁香播种及多干高丛型大苗培育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14,27(10):125-12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
1
孙书存,高贤明,包维楷,王中磊.
岷江上游油松造林密度对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1):8-13.
被引量:36
2
拓俊绒,曹雪峰,段治全,王健,叶跃年.
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调研[J]
.中国水土保持,2007(2):35-36.
被引量:6
3
姜凤岐,于占源,曾德慧.
辽西地区油松造林的生态学思考[J]
.生态学杂志,2007,26(12):2069-2074.
被引量:17
4
张广宏.
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调查分析[J]
.陕西林业科技,2008,32(1):67-69.
被引量:8
5
董仕先.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及造林效果调查[J]
.河北林业科技,2012(4):21-22.
被引量:2
6
韩清,张青宁,都玉林,王海.
油松和落叶松容器育苗及容器苗造林技术[J]
.青海农林科技,2001(1):47-48.
被引量:13
7
曹爱云,侯攻科.
天水市秦州区油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措施[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22):42-43.
被引量:6
8
龚慧军.
浅析油松营养钵育苗造林的主要技术要点[J]
.农业与技术,2014,34(9):60-60.
被引量:5
9
沈洪霞,任志远.
油松大棚营养钵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初探[J]
.内蒙古林业,2017,0(8):16-17.
被引量:2
10
李玉臣.
浅谈辽宁西部地区运用的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技术[J]
.种子科技,2017,35(9):100-10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海玉和.
辽西地区油松容器苗山地造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0):178-178.
2
刘厚成.
陕北油松育苗与造林技术的探讨[J]
.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2(1):31-3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赵玉红.
小陇山油松育苗技术探讨[J]
.种子科技,2020,38(21):59-60.
2
王军义.
陕北油松育苗与造林技术[J]
.花卉,2021(16):257-258.
3
许瑞蔚.
探究分析陕北油松育苗与造林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21(9):87-88.
被引量:1
4
陈琦,赵永涛,马双勇,张宏智.
陕北油松育苗和造林技术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2022,54(4):110-113.
被引量:8
1
鲁敏,陈志骞,范学恒.
油松容器苗质量指标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1996(1):12-14.
被引量:1
2
郭晋宏.
子午岭油松容器苗繁育技术[J]
.甘肃林业,2009(3):36-36.
3
乔忠民.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J]
.河北林业,2003(1):18-18.
被引量:1
4
朱作鹏,李乾明.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15(3):43-45.
被引量:1
5
赵春梅.
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J]
.陕西林业科技,2013,37(3):44-45.
被引量:2
6
刘凤伶.
叶面肥及调节剂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通讯,2016(6):23-24.
被引量:2
7
宋文章.
提高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几个要素[J]
.农业与技术,2013,33(1):45-45.
8
梧州.
发展容器育苗提高造林成效[J]
.陕西林业,1994,0(3):30-31.
9
朱慧丽,刘丹.
对樟子松人工育林技术的几点思考[J]
.赤子,2013(7):216-216.
10
吴继刚.
南方红豆杉的特性与种植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5,35(20):122-122.
被引量:3
种子科技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