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100份薄壳苦荞高代稳定品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同一栽培条件下籽粒的总黄酮含量,并分析其与主要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薄壳苦荞品系总黄酮变异范围为11.5-29.11 mg/g,平均值是20.78 mg/g;百粒质量的变异范围为1.00-1.56 g,平均值是1.31 g;10.00 g种子的米粒质量的变异范围为7.8-8.84 g,平均值是8.36 g;果壳质量的变异范围为1.09-1.90 g,平均值是1.46 g;果壳率的变异范围是0.11%-0.19%,平均值是0.15%;百粒米质量的变异范围为0.83-1.32 g,平均值是1.12 g。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籽粒总黄酮含量与米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289^**,与果壳质量(r=-0.211^*)和果壳率(r=-0.209^*)呈显著负相关;薄壳苦荞品系的果壳率与米粒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871^**,与果壳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978^**;百粒米质量和百粒质量、米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972**和0.328^**,和果壳质量、果壳率呈显著负相关,r=-0.260^**和-0.261^**。上述结果对薄壳苦荞高产育种和高黄酮育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3-336,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471562
31171609)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编号:CARS-08-A4)
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编号:黔科合人才[2015]4020号)
贵州省荞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号:黔科合农G字[2015]4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