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期张爱玲与中国新文学传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后期张爱玲并未"过早结束",而是尚未被充分注意和开掘。张爱玲以五十载不间断的写作变迁、以上海香港洛杉矶等地不停歇的空间转移、以灵活转换于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双语写作能力,诠释了自初登文坛即被誉为"有能力向外国人诠释中国人"的世界性作家形象。这一形象的复原和阐释有赖于对其在美创作、包括对其于20世纪70年代重新将预期读者放回华语读者圈之后所创作小说进行对比阅读和深入辨析。其后期小说《五四遗事》《小团圆》《雷峰塔》等、尤其是威尔逊公司所出世界作家文库《作家自白》中,显示出作为中国新文学承传者的张爱玲与远近文学传统之间隐秘而伟大的联系。
作者 任茹文
出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6年第4期31-35,共5页 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基金 "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5

  • 1宋以朗.《(小团圆)前言》,载张爱玲.《小团圆》,台北:皇冠出版公司,2009年,第5-8页.
  • 2张爱玲著,赵丕慧译:《雷峰塔》,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9页.
  • 3张爱玲著,赵丕慧译:《易经》,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72页.
  • 4张瑞芬:《童女的路途张爱玲(雷峰塔)与(易经)》,收入张爱玲著,赵丕慧译:《雷峰塔》,第10页.
  • 5宋以朗《(雷峰塔)引言》,张爱玲著,赵丕慧译:《雷峰塔》,第4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