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欧美猎奇心理下的中国电影文化反思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起初,为了满足本国观众的"猎奇"心理,欧美电影开始有选择性地在电影中引入中国文化。这种极具"异国风情"的创作手法颇受当地影迷的青睐。进入新世纪之后,欧美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运用开始上升到对"中国资源"的运用,呈现出了更加深入的趋势,手段也愈加高明。这无疑是在提醒中国电影,要学会加深与欧美电影的对话与合作,但又不能被强势的外来文化左右,在借鉴与文化反思的道路上走出国产电影的新高度。
作者 方亚利
机构地区 榆林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4-26,共3页 Movie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3

  • 1陈墨.张艺谋电影世界管窥[J].当代电影,1993(3):36-44. 被引量:12
  • 2张颐武.《英雄》:新世纪的隐喻[J].当代电影,2003(2):11-15. 被引量:23
  • 3黄式宪.《英雄》的市场凯旋及其文化悖论[J].当代电影,2003(2):19-22. 被引量:7
  • 4《语言乌托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278页.
  • 5沃林格.《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5页.
  • 6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121-127.
  • 7[法]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福柯等著.《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 8远婴.《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发展主潮》,见于《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 9应雄.《别了,80年代--张艺谋电影论纲》,见于《论张艺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 10[美]大卫·波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共引文献89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