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逐步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论述,结合相关文献介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地位,并对加快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
李沫彦
机构地区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5-47,共3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标准
发展措施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俞鹰.
艺术设计教育在创意产业中的角色——以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为例[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5):63-66.
被引量:9
2
张蔷.
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J]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8):1227-1236.
被引量:99
3
谭玲,华鹰.
对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战略的思考[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112-118.
被引量:4
4
王刚,牛维麟,杨伟国.
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素质模型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2):117-121.
被引量:15
5
杜万坤,王育宝.
科技创新与科技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3):41-4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王重鸣,陈民科.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
.心理科学,2002,25(5):513-516.
被引量:514
2
高宏存.
文化创意产业催生北京城市空间新布局[J]
.学术探索,2010(5):31-34.
被引量:2
3
胡晓鹏.
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的思考[J]
.科学学研究,2006,24(1):125-129.
被引量:41
4
吴忠泽.
科技创新:现代文化产业翱翔之翼[J]
.中国软科学,2006(2):1-5.
被引量:39
5
马文良.
科技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
.中关村,2006(6):78-79.
被引量:8
6
李津.
创意产业人才素质要求与胜任力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8):193-195.
被引量:32
7
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第一章.《总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2-15页.
8
詹萍萍.《专家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五策》,载于《参考消息·北京参考》,2006年6月1日,第6版.
9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刘牧雨,李建盛.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定位[J]
.北京社会科学,2007(4):19-22.
被引量:7
10
金元浦.创意产业发展进入园区和孵化器时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07-31(B5).
共引文献
132
1
齐爱军,韩德勋.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从媒介产品案例库建设实践中获得的启示[J]
.北方传媒研究,2020(1):79-83.
被引量:2
2
张俊飞.
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J]
.美眉,2020(7):89-90.
3
雷丙寅,赵凯.
论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J]
.求索,2012(3):113-115.
被引量:17
4
高秦艳,周勇,靳晓晓,陈晨.
谈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印刷美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J]
.科技视界,2012(24):28-30.
被引量:3
5
李宇红,陆红.
文化创意经贸发展及其制约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1):112-116.
6
杨先艺,张弘韬.
知识经济时代设计创意的属性与价值研究[J]
.创意与设计,2012(5):40-43.
被引量:1
7
关雪来.
交际策略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分析与应用[J]
.魅力中国,2013(1):34-34.
8
文嫮,桂亚娜.
嵌入性视角下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述评[J]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3):389-398.
被引量:13
9
王伟.
文化创意产业中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意义[J]
.艺术科技,2014,27(4):32-33.
被引量:1
10
赵朝峰.
文化创意人才的“树形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应用[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7,25(2):283-302.
被引量:3
1
张玉梅,刘来福.
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选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147-150.
被引量:6
2
董为民.
国外文化产业现状、发展措施与经验[J]
.经济研究参考,2004(10):18-34.
被引量:29
3
孟治刚.
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实践路径与制度保障[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1):79-80.
被引量:1
4
刘静.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2):130-130.
被引量:1
5
朱朝晖.
关于湖南民族研究工作的思考[J]
.民族论坛,2009(10):32-34.
6
杨燕.
昆明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J]
.知识经济(康健),2007(9):169-169.
7
曹如中,曹桂红.
创意产业研究述评及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4):190-194.
被引量:1
8
邱会平.
刍议思考当前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
.卷宗,2014,4(8):334-334.
9
林熠.
新世纪城市文化主题与建设环境文化体系[J]
.理论前沿,2002(4):43-44.
10
庄向阳,刘蔚.
时尚的变奏:物质文化产业的构想及界定[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3):71-76.
被引量:1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