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基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EMR),应用高频电刀及其他辅助设备,对直径>2cm的病变进行内镜微创技术.ESD技术在我国应用逐渐普及,成为早癌、癌前病变等胃黏膜病变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标准方法.与EMR相比,ESD更适用于体积大、形状扁平的病变,一次性将较大面积、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完整的剥离[1-2],可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其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0%,远高于EMR,但其所引起的医源性溃疡也更大更深[1,3].
出处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8-11,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Electronic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