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中期,吴中文人与画家多依诗评画,即将"画意"作为衡画的最高标准,如强调"画外之意""笔意"等。他们凸显"画意"之本意在于要求艺术家属意主观之思,展开文学想象,从而使画具备文学特质。其正面价值在于彻底将绘画从工艺文化擢升成高雅文化。但是,这种评画方法与标准都将绘画看成文学附庸,不仅矮化了绘画的艺术独立性,弱化了艺术题材,而且淡化了艺术技法与细节,致使本该鲜活的绘画成为一种自我把玩的书斋艺术。经由明末清初的推波助澜,这股风气最终演化成一场影响中国画坛数百年的因袭思潮。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明中期吴中地区诗画互动研究(YCBW201502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