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人迎寸口脉针法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脉法为《黄帝内经》诸诊法的重要组成之一,而人迎脉和寸口脉互参的脉法(以下简称人迎寸口脉法)则是《内经》脉法之冠上的璀璨明珠。作者尝试从人迎寸口脉的定经定位,选穴及数量,经脉补泻的先后顺序、频率及操作等对人迎寸口针法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阐述。认为此法能去繁就简,法朴而理微,对临床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
郭勇军
吕子山
王悠悠
魏燕芳
吴永刚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11期194-196,共3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人迎寸口脉针法
人迎
寸口
《内经》
泻阳经补阴经
泻阴经补阳经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
1
刘炜,王朝阳,陈思思,路数超,刘清国.
《内经》针刺补泻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2):141-144.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钱会南.
《内经》体质理论特色分析[J]
.中医药学刊,2006,24(7):1201-1202.
被引量:3
2
王茎,曾永蕾.
“捻转”如何定“补泻”[J]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1):3-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5
1
苏美銮.
针刺迎随补泻考辨[J]
.四川中医,2011,29(11):43-44.
被引量:1
2
张洁瑛,陈泽林.
徐疾补泻源义考[J]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61-62.
被引量:3
3
陈梓欣,王圆圆.
“强弱刺激论”与针刺补泻手法的关系[J]
.中国针灸,2013,33(7):619-621.
被引量:9
4
陈英英,沈燕,王舒.
针刺手法补泻有无及研究现状[J]
.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81-84.
被引量:3
5
周丽莉,郑美凤.
针刺补泻浅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3):47-49.
6
霍蕊莉,马胜兴.
试解现代针刺疗法临床研究之困惑[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3):261-265.
被引量:9
7
王漫,周晓柯.
“徐疾”初探[J]
.河南中医,2016,36(10):1762-1764.
8
王云娜,段玉婷,黎顺平,张宏.
押手在针灸操作中的作用[J]
.吉林中医药,2017,37(2):195-198.
被引量:5
9
陈向红,陈波,谷鑫桂,师哲,陈泽林.
试论押手在针刺临床操作中的作用[J]
.中国针灸,2017,37(11):1215-1217.
被引量:6
10
陆永辉.
针刺操作时患者体位姿势规范化浅析[J]
.中国针灸,2018,38(2):185-18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2
1
王英淑,张红星.
《灵枢》之针刺留针时间刍议[J]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28-29.
被引量:6
2
马宁,杨传华.
《内经》气口、脉口、寸口与人迎考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340-342.
被引量:3
3
闫军堂,刘晓倩,马小娜,梁永宣,刘敏,王庆国.
经方中“角药”的配伍应用特点[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2):364-366.
被引量:39
4
赵家有,张颖,张雪松,宋春生.
浅谈“角穴”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2013,33(6):560-560.
被引量:7
5
章海凤,刘未艾,刘金芝,常小荣,刘密,张国山,石佳.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针灸学术思想探源[J]
.中医药学报,2014,42(1):125-126.
被引量:9
6
赵薇.
浅谈针刺穴位深度的三因制宜[J]
.湖南中医杂志,2018,34(12):98-99.
被引量:10
7
袁青,刘龙琳,沈秀进,陈飞,吴运才.
论“靳三针”学术内涵[J]
.中国针灸,2014,34(7):701-704.
被引量:63
8
赵家有,宋春生.
针刺“角穴”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J]
.中国性科学,2014,23(12):57-59.
被引量:6
9
赵家有,宋春生.
针刺“角穴”治疗男性疾病举隅[J]
.中国针灸,2015,35(6):623-624.
被引量:2
10
李国祥,刘洋.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3):301-30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张雪松,魏艺,胡元会,王欢,薄荣强,魏娜敏,张广辉.
从“人迎寸口脉法”解析“角穴”内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1):139-141.
被引量:2
2
郭六雷.
平衡阴阳经脉针法在针刺中的应用体会[J]
.中医研究,2022,35(2):79-8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宁容容,刘明,丁小姣,夏高艳,齐雨欣,郭蕾蕾,叶险峰.
基于《黄帝内经》浅谈经络平衡与失衡在疾病方面的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22,33(11):2712-2714.
被引量:4
2
燕虹宇,史维霞,陈晓琳,殷芮,杜宇征,张丽丽.
人迎寸口脉法理论内涵对针刺临床诊疗思维的指导意义[J]
.中医药学报,2023,51(7):41-45.
3
林桂煌,袁梦微,陈久亮.
以阴阳学说新释人迎寸口脉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32(22):7-9.
4
郭六雷.
平衡阴阳经脉法在失眠中的运用探讨[J]
.中医研究,2023,36(10):23-26.
5
公维志,戴缙,梁峰,吴建丽.
丹栀逍遥散联合和调督任安神针刺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成药,2024,46(5):1520-1523.
6
张林涛,王瑾,陈杰,袁捷.
调心安神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30(13):2225-2229.
1
高建芸,赵京生,孙英霞,董煌.
应用人迎寸口脉法的临床意义[J]
.铁道医学,2001,29(3):161-162.
被引量:6
2
郭勇军,张权义,吕子山,魏燕芳,王悠悠,吴永刚.
《内经》人迎寸口脉法探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2):167-169.
被引量:8
3
高建芸,赵京生.
人迎寸口脉法及其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J]
.中国针灸,2003,23(7):427-428.
被引量:8
4
高建芸,赵京生,孙英霞,董煌.
正常人人迎寸口脉动相关性的季节观察[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3):178-180.
被引量:8
5
陈金秒.
大黄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与体会[J]
.河南中医,1996,16(2):52-52.
被引量:1
6
林坦,陈如章.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与体会[J]
.医药前沿,2016,0(18):156-157.
7
林坦,黄金彬.
逍遥散的临床应用与体会[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4):124-125.
被引量:1
8
魏亚林.
三搬一挤推拿法在落枕治疗中的应用与体会[J]
.按摩与导引,2000,16(2):45-45.
9
刘宗汉,刘钢.
击脊法的临床应用与体会[J]
.按摩与导引,1992(4):38-39.
被引量:1
10
廖金标,林兰田.
化痰法的应用与体会[J]
.江西中医药,1997,28(4):3-5.
被引量:1
新中医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