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介文化:人类社会交往的伟大变革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尤其强调交往对于塑造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作用。“坚强的人也不会孤独地生活,因为他按本性来说是社会的,并且是参加实际活动的。”(1)关于人与社会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总结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作者
主父志波
刘宗义
机构地区
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27-29,共3页
Youth Journalist
基金
山东政法学院项目"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的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014Q26B)成果
关键词
社会交往
新媒介文化
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
人类
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
人与社会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1
涂又光.
论人文精神[J]
.中国哲学史,1997(1):6-10.
被引量:13
2
郭涛,周利娟.
从后现代主义思潮到网络语言符号——网络语言符号动因论之一[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18(2):79-82.
被引量:8
3
王春晓,朱虹,束晓舒.
权力感与网络口碑传播——“第二道数字鸿沟”视角下的网络赋权实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9):132-138.
被引量:9
4
刘林涛.
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24.
被引量:443
5
尚凌博.
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媒体传播规律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17,3(21):4-5.
被引量:10
6
李润洲.
研究生知识创新的表现、机制与路径——一种教育学的视角[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0(6):15-20.
被引量:9
7
王宁.
高原人文生态与教育发展--以青海发展教育的人文生态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2):5-9.
被引量:2
8
李旭.
微观政治与新媒介赋权:数字媒介场域中的微文化[J]
.文化与传播,2020,9(6):71-75.
被引量:1
9
葛剑雄.
人文学科的“科学”与“人文”[J]
.社会科学文摘,2021(6):18-2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陈爱梅,陈畅.
新媒介文化视阈下流行语语情分析及原因探究——以2017年部分流行语为例[J]
.传播力研究,2018,0(16):32-33.
2
蔡凌,王成.
微文化视域下研究生人文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3(4):104-109.
1
陈鼓应.
老子与孔子思想比较研究[J]
.哲学研究,1989(8):30-40.
被引量:16
2
郭岩峰,张春艳,张丽.
论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32-33.
被引量:1
3
陈超.
唯物史观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再认识[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7):12-14.
被引量:1
4
卢黄熙.
论“实践”范畴的规定性[J]
.现代哲学,1990(3):35-39.
5
衡彩霞.
“现实的人”与精神[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5):1-5.
被引量:1
6
魏用中.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J]
.领导之友,2002(2):21-21.
7
张岂之.
问题的关键在那里?[J]
.哲学研究,1965(2):37-39.
8
王淼.
论“以人为本”中人的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3):18-22.
被引量:2
9
陈秀荣.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立足于人性的现实性[J]
.南方论丛,2012,0(4):60-63.
10
李厚银,袁振龙.
人的存在、人的发展、人的价值与以人为本[J]
.天府新论,2007(4):15-19.
被引量:1
青年记者
2016年 第3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