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提要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7
-
1朱雅丽.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04-405.
-
2林黉,杨艳,徐玲.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以红河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6):96-97.
-
3周勤亚.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J].镇江高专学报,2004,17(3):96-98. 被引量:2
-
4张雪光.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策略之我见[J].镇江高专学报,2004,17(3):99-101. 被引量:2
-
5王哲.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6):119-120. 被引量:2
-
6顾成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10(10):52-53. 被引量:17
-
7张晓勤.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J].枣庄学院学报,2011,28(4):85-87. 被引量:1
-
8崔云波.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28(3):70-71. 被引量:2
-
9陈娜,米涛.大学外语通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6):31-31. 被引量:1
-
10李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通识教育[J].考试周刊,2013(35):94-95. 被引量:1
-
1别敦荣,徐景武.论大学科学教育改革[J].科技导报,1999,17(12):21-24. 被引量:11
-
2唐海燕.现代大学发展趋势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J].北京教育(高教),2007(3):15-17.
-
3肖瑜.对中国大学科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浙江教育科学,2016,0(5):15-17. 被引量:2
-
4布鲁斯·艾伯茨.卷首语[J].中国教师,2013(7):1-1.
-
5别敦荣,徐景武.论大学科学教育改革[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6):57-61. 被引量:1
-
6王志强.大学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J].文化学刊,2010(1):26-30.
-
7陈洪林.地方大学科学发展的对策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3):51-54. 被引量:1
-
8刘永平.实现大学科学化管理的思考[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24(2):214-215.
-
9钮长慧.江苏青少年东南大学科学营倾情关爱贫困和留守学子[J].科技与生活,2012(15):58-59.
-
10赵慧.论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3,14(3):38-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