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线性负载条件下孤岛串联型微电网输出控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适应孤岛模式下串联型微电网的非线性负载条件,研究了一种基于多准比例谐振(MQPR)的微源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方法。首先对系统结构进行了简要说明。其次分析了非线性负载对系统输出电压的影响,并进行了控制器的设计。最后以含三个混合型微源的串联型微电网为例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合理有效。
作者
王兴贵
刘正英
杨维满
高敬更
机构地区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电气应用》
2016年第21期48-51,58,共5页
Electrotechnical Applicatio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67010)
关键词
串联型微电网
非线性负载
多准比例谐振
混合型微源
分类号
TM72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464 [电气工程—电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11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8
1
王兴贵,杨维满.
孤岛模式下串联型微电网逆变系统动态建模[J]
.高电压技术,2014,40(8):2456-2463.
被引量:18
2
陈元娣,夏敏学,朱忠尼.
基于阶梯波与瞬时值反馈混合控制的光伏并网级联逆变器[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4):172-176.
被引量:9
3
王兴贵,杨维满.
一种微源逆变器串联连接型微网特性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1):129-135.
被引量:20
4
张兴,季建强,张崇巍,丁明.
基于内模控制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不平衡控制策略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3):51-56.
被引量:99
5
霍群海,孔力,唐西胜.
微源逆变器不平衡非线性混合负载的控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15):10-15.
被引量:23
6
王建伟,胡晓光,陈松松,田思维.
具有谐波补偿功能的动态电压恢复器控制策略[J]
.电网技术,2013,37(6):1700-1705.
被引量:17
7
王宝安,唐钰政,黄学良,张金望.
馈能式非线性负载模拟装置电流跟踪无差拍控制策略[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0):113-118.
被引量:4
8
戴珂,刘聪,李彦龙,张树全,康勇.
并联型APF对两类非线性负载的谐波补偿特性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2013,28(9):79-85.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120
1
肖朝霞,方红伟.
含多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暂态稳定分析[J]
.电工技术学报,2011,26(S1):253-261.
被引量:17
2
丁凯,邹云屏,王展,吴智超,张允.
一种适用于高压大功率的新型混合二极管钳位级联多电平变换器[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9):62-67.
被引量:35
3
朱凌,刘涛,鲁志平,王毅.
基于DSP的载波移相多电平PWM实现方法[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5):21-25.
被引量:24
4
邹祖冰,蔡丽娟,甘辉霞.
基于非线性解耦控制的三相电压型SPWM逆变器[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10):57-60.
被引量:16
5
罗安,章兢,付青.
新型注入式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J]
.电工技术学报,2005,20(2):51-55.
被引量:53
6
李圣清,朱英浩,周有庆,周腊吾.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对电动机和电容器谐波源补偿特性的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2005,20(2):83-87.
被引量:11
7
张兴,季建强,张崇巍,丁明.
基于内模控制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不平衡控制策略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3):51-56.
被引量:99
8
周雒维,张东,杜雄,谢品芳.
一种新型的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4):41-45.
被引量:24
9
张宇,段善旭,康勇,陈坚.
基于瞬时对称分量的三相逆变器特性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7):15-20.
被引量:21
10
张超,何湘宁.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新型高频逆变器[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9):51-53.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211
1
刘威,朱长青,谷志锋.
移动电站测试用电子负载的发展与关键技术[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20,0(1):131-137.
被引量:4
2
张维连,孙军生,张恩怀.
直拉法生长掺锗硅单晶时氧的控制[J]
.人工晶体学报,2000,29(S1):95-96.
3
张祎,王志强.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模糊PI控制方法[J]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2,48(1):26-29.
被引量:3
4
吴志敏.
对角递归神经网络在非线性内模控制中的应用[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8(1):45-48.
被引量:1
5
孙向东,尹忠刚,王建渊,钟彦儒.
一种新型两桥臂非对称三电平PWM整流器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4):47-51.
被引量:6
6
徐金榜,何顶新,赵金,万淑芸.
电压不平衡情况下PWM整流器功率分析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6):80-85.
被引量:35
7
方宇,裘迅,邢岩,胡育文.
基于预测电流控制的三相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20):69-73.
被引量:67
8
何鸣明,贺益康,潘再平.
不对称电网故障下PWM整流器的控制[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19(4):13-17.
被引量:19
9
屈莉莉,张波.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技术的发展[J]
.电力电子,2007,5(4):19-24.
被引量:2
10
窦伟,徐正国,彭燕昌,李晶,许洪华.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控制技术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7,28(11):1262-1265.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4
1
刘飞,邹云屏,李辉.
基于重复控制的电压源型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控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9):58-63.
被引量:54
2
年珩,曾嵘.
分布式发电系统离网运行模式下输出电能质量控制技术[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2):22-28.
被引量:24
3
WANG ChengShan,LI XiaLin,GUO Li,LI YunWei.
A seamless operation mode transi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a microgrid based on master-slave control[J]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55(6):1644-1654.
被引量:46
4
刘文,杨慧霞,祝斌.
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4):152-155.
被引量:102
5
李春华,朱新坚.
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微网动态建模与仿真[J]
.电网技术,2013,37(1):39-46.
被引量:43
6
王兴贵,杨维满.
一种微源逆变器串联连接型微网特性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1):129-135.
被引量:20
7
王瑞琪,程艳,孙树敏,靳占新,李宝贤,李超英.
基于坐标旋转虚拟阻抗的微电网控制与性能分析[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12):78-86.
被引量:16
8
毛金枝,杨俊华,陈思哲,何瑞文,吴捷.
基于对等控制策略的微电网运行[J]
.电测与仪表,2014,51(24):11-15.
被引量:9
9
王逸超,罗安,金国彬,马伏军.
大连线阻抗环境下的微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策略[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4):858-865.
被引量:17
10
丁明,田龙刚,潘浩,张雪松,周金辉.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9):1-8.
被引量:114
引证文献
2
1
刘正英,徐昊亮,杨昌海,陈兆雁,程紫运.
含串联组合型微源的微网模式平滑切换控制方法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23):151-155.
被引量:4
2
李啸骢,曹蓓.
非线性负载下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
.计算机仿真,2021,38(8):81-8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赵乐,何国锋,董燕飞,李国娇.
含非线性负载的逆变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J]
.控制工程,2023,30(7):1226-1232.
2
王雄飞,鲁恒聪,李根柱,杨建华,陈永权,刘敦楠.
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微网参与调峰辅助服务研究[J]
.智慧电力,2019,47(9):1-9.
被引量:19
3
齐郑,李鸿毅.
孤岛模式下的微网多PT铁磁谐振的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47(22):52-58.
被引量:14
4
焦皎,孟润泉,任春光,杜毅.
交直流微电网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控制策略[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16):84-92.
被引量:28
5
郑若楠,韩华,李国杰,葛小海.
逆变器串并联型微电网的一种本地主从协调控制策略[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23):47-56.
被引量:7
6
吴小波.
高层建筑智能化电气节能负载控制技术研究[J]
.光源与照明,2022(5):225-227.
7
吴燕峰.
基于间接电流控制的并联型PFC技术研究[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3,31(1):105-111.
8
肖磊,吴迪,王在福,李明阳.
不等容量微源逆变器改进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J]
.计算机仿真,2024,41(1):135-139.
9
何韦颖,钟健,谌颃.
基于深度学习的逆变器电路图像数据智能识别方法[J]
.现代电子技术,2024,47(10):139-142.
被引量:1
1
Ashok Bindra.
在各种负载条件下保持高效率的电源控制器[J]
.电源技术应用,2002,5(3):51-52.
2
程凯,王启平.
单板机改造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J]
.机械工业自动化,1989(3):49-51.
3
周志红.
浅谈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排除与防雷措施[J]
.大科技,2012(14):96-97.
4
宋雷鸣,牟晓卉.
浅析影响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注意事项[J]
.电源世界,2009(1):55-56.
被引量:13
5
潘玉玲,张彩花.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J]
.科学之友(下),2013(10):24-25.
被引量:2
6
于志永,张秀娟.
用于风电场的串联型低电压穿越补偿装置研究[J]
.电气应用,2011,30(16):60-63.
7
唐丽婵,陈江洪,汤雪华.
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的开发研究[J]
.上海电气技术,2012,5(4):18-23.
被引量:1
8
杨立海.
叠加式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J]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9,20(4):58-63.
被引量:1
9
倚鹏.
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的保护配置[J]
.电气传动,2009,39(5):10-14.
被引量:2
10
李继侠,杨苹,陈红生,陈庆前,董旭柱.
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谐波补偿方法研究[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4(11):49-54.
被引量:1
电气应用
2016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