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环城绿带理论及基于城市生态恢复的环城绿带规划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环城绿带(Greenbeltaroundcity)是指在城市周围建设的绿色植被带,是城市绿色廊道(生态廊道)的一种,即在一定规模的城镇或城镇密集区外围,安排较多的绿地或绿化比例较高的相关用地,形成环绕城市建成区的永久性开敞空间。它能有效控制城市过度扩展,是将城市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欧美。
作者
汪永华
机构地区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景观研究中心
出处
《风景园林》
2004年第53期20-25,共6页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关键词
绿带
城市经济
绿地面积
生态廊道
城镇密集区
开敞空间
城市绿地
生态恢复
绿化隔离地区
绿色植被
分类号
TU98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8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95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14
1
欧阳志云,李伟峰,Juergen Paulussen,王如松,李迪华.
大城市绿化控制带的结构与生态功能[J]
.城市规划,2004,28(4):41-45.
被引量:47
2
谢涤湘,宋健,魏清泉,朱竑.
我国环城绿带建设初探——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城市规划,2004,28(4):46-49.
被引量:21
3
沈艳丽.
城市生态恢复与城市发展初探[J]
.小城镇建设,2004,22(1):66-67.
被引量:8
4
冯萍.
引导城市良性发展的有益探索——谈广东省《环城绿带规划指引》的编制[J]
.规划师,2003,19(10):82-83.
被引量:11
5
陈波,包志毅.
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
.中国园林,2003,19(7):44-47.
被引量:74
6
王海珍,陈德辉,王全喜,刘永定.
水生植被对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的作用[J]
.自然杂志,2002,24(1):33-36.
被引量:84
7
赵振斌,包浩生.
国外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90-396.
被引量:53
8
俞孔坚,李迪华,孟亚凡.
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J]
.中国园林,2001,17(2):26-28.
被引量:103
9
吴国强,余思澄,王振健.
上海城市环城绿带规划开发理念初探[J]
.城市规划,2001,25(4):74-75.
被引量:38
10
陈彦光,刘继生.
城市规模分布的三参数Zipf模型──Davis二倍数规律的理论推广及其分形性质的实证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4(1):98-102.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88
1
陈勇,陈嵘,艾南山,李后强.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J]
.经济地理,1993,13(3):48-53.
被引量:117
2
李宝林.
凤眼莲净化水质的利用及其所诱发的环境问题[J]
.环境保护,1994,22(6):32-33.
被引量:24
3
金送笛,李永函,倪彩虹,王斌.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水中氮、磷的吸收及若干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1994,14(2):168-173.
被引量:108
4
黄文成.
沉水植物在治理滇池草海污染中的作用[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4):29-33.
被引量:46
5
欧阳志云,王如松.
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203-215.
被引量:114
6
庄源益,赵凡,戴树桂,金朝辉.
高等水生植物对藻类生长的克制效应[J]
.环境科学进展,1995,3(6):44-49.
被引量:74
7
尹澄清,兰智文,晏维金.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对陆源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初步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5,6(1):76-80.
被引量:93
8
邱东茹,吴振斌,刘保元,严国安,周远捷.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的恢复试验研究[J]
.湖泊科学,1997,9(2):168-174.
被引量:51
9
程绪珂.-[J].生态园林理论在环城绿带二期宝山段的研究与实施,1999,.
10
王向荣.德国因地制宜,废砖厂变公园[N].中国花卉报,2002-06—25(8).
共引文献
695
1
王诺君,赵顺利,郝文雅,秦海岚,李昊宣.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京津冀城市商业型街道环境感知因子分析及优化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106-109.
2
余明勇.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评价与恢复的初步研究[J]
.甘肃农业,2004(9).
3
宰娟,曹荣林,邵振琦.
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1):1443-1447.
被引量:5
4
吴欢,周兴.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z1):32-35.
被引量:30
5
王若冰,胡冬南.
城市绿地的经济效益与开发模式[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S1):55-56.
被引量:9
6
尚爱军.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5):46-50.
被引量:12
7
王燕,王润元.
现代环境与人体健康研究综述[J]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20(3):100-104.
被引量:2
8
张光灿,刘霞,王燕.
煤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风化矸石山植被生长及土壤水文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20-23.
被引量:22
9
刘苑秋.
亚热带红壤区生态退化及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z1):53-58.
被引量:11
10
张丽芳,濮励杰,涂小松.
废弃地的内涵、分类及成因探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2):180-185.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11
1
甘霖.
基于遥感影像的北京绿隔规划控制成效分析[J]
.北京规划建设,2012(5):37-40.
被引量:6
2
汪亚玲.
“绿带”规划的经济学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2004,19(8):42-47.
被引量:2
3
吕传廷,曹小曙,徐旭.
城市边缘区生态隔离机制探讨[J]
.人文地理,2004,19(6):36-38.
被引量:13
4
徐波,赵锋,郭竹梅.
郑州市老城区居民游憩绿地体系规划[J]
.中国园林,2005,21(2):55-57.
被引量:8
5
马勤,甘海玲,孔令亚,同金侠,刘丽.
浅谈我国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东林业科技,2004,34(6):82-83.
被引量:5
6
张小飞,王仰麟,李正国.
景观功能网络的等级与结构探讨[J]
.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52-60.
被引量:10
7
贾俊,高晶.
英国绿带政策的起源、发展和挑战[J]
.中国园林,2005,21(3):69-72.
被引量:45
8
欧阳志云,王如松,李伟峰,Juergen Paulussen,李迪华,肖燚,王效科.
北京市环城绿化隔离带生态规划[J]
.生态学报,2005,25(5):965-971.
被引量:43
9
李增义.
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带的现状及治理建议[J]
.北京规划建设,1995(1):40-41.
被引量:3
10
项文化,闫文德,方晰,赵坤.
生态功能需求的演进及城市森林景观调控[J]
.城市问题,2005(4):39-4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5
1
王映雪.
城乡交错带植被构建与恢复模式研究[J]
.云南林业,2009,30(1):43-44.
2
郭丽.
赤峰市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合理途径[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1):85-86.
被引量:1
3
谢欣梅.
北京、伦敦、首尔绿带政策及城市化背景对比[J]
.北京规划建设,2009(6):68-70.
被引量:8
4
郭春华,李宏彬,肖冰,阚淑霞.
城市绿地系统多功能协同布局模式研究[J]
.中国园林,2013,29(6):101-105.
被引量:15
5
孙伟韬.
森林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与趋势分析[J]
.城市建筑,2014,0(21):33-33.
6
叶绿.
南京环城绿带景观设计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6,35(6):152-154.
被引量:1
7
贾宝全,刘秀萍.
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区树冠覆盖特征与景观生态变化[J]
.林业科学,2017,53(9):1-10.
被引量:9
8
冯代慈,李全.
基于网络文本的深圳城市生态游憩空间质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2):106-109.
被引量:1
9
王俊杰.
城市双修背景下采煤塌陷区生态系统重建——以济宁市采煤塌陷区为例[J]
.中外建筑,2018,0(7):113-116.
被引量:1
10
翟羽佳.
上海环城绿带存在的问题及改造建议[J]
.上海建设科技,2018(4):70-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马晶晶,陈健,李春友.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国内研究概述[J]
.现代园艺,2012,35(7):13-15.
2
任冲,宋立军.
印度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
.东南亚纵横,2013(8):75-79.
被引量:2
3
王胜男,杨丹,魏瑄.
三亚市域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与设计[J]
.丽水学院学报,2014,36(3):74-80.
被引量:1
4
刘铁冬,张佳佳,李羽佳.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8):65-68.
被引量:15
5
张衔春,单卓然,贺欢欢,龙迪.
英国“绿带”政策对城乡边缘带的影响机制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2014,29(5):42-50.
被引量:18
6
吴之凌.
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与实施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以大伦敦地区和兰斯塔德地区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2015,30(1):95-100.
被引量:20
7
王旭东,王鹏飞,杨秋生.
国内外环城绿带规划案例比较及其展望[J]
.规划师,2014,30(12):93-99.
被引量:27
8
李玏,刘家明,宋涛,陶慧,张新.
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
.地理研究,2015,34(8):1507-1521.
被引量:41
9
崔学刚,王成新,王雪芹.
雾霾危机下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新路径探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6,28(1):13-21.
被引量:6
10
薛依欣,陈楚文,金敏丽,盛亚莱.
海岛型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方法探究--以温州市洞头县城为例[J]
.城市,2016(3):56-61.
1
邢忠,徐晓波.
城市绿色廊道价值研究[J]
.重庆建筑,2008,31(5):19-22.
被引量:7
2
黎新.
巴黎地区环形绿带规划[J]
.国外城市规划,1989(3):22-28.
被引量:4
3
张颖.
从安省绿带规划看公众参与[J]
.北京规划建设,2016(2):157-162.
4
叶绿.
南京环城绿带景观设计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6,35(6):152-154.
被引量:1
5
沈艳丽.
城市生态恢复与城市发展初探[J]
.小城镇建设,2004,22(1):66-67.
被引量:8
6
张尧.
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194-194.
7
汪亚玲.
“绿带”规划的经济学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2004,19(8):42-47.
被引量:2
8
王旭东,王鹏飞,杨秋生.
国内外环城绿带规划案例比较及其展望[J]
.规划师,2014,30(12):93-99.
被引量:27
9
李娜,隋玉亭.
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绿带规划建设思考[J]
.低温建筑技术,2015,37(9):43-45.
10
郭巍,侯晓蕾.
城市绿色廊道的生态规划方法探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466-469.
被引量:13
风景园林
2004年 第5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