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的自觉”与“文以载道”的错位--从郭绍虞的相关研究说开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郭绍虞创造了"文以载道"的研究范式,不过,也因铸成此范式的模型是现代的,会与古代文论的实际及其功能产生某些矛盾与冲突,体现出"文学的自觉"与"文以载道"之间的内涵错位。正是受现代文学观念的支配,郭绍虞建构了不同的文道关系图景,即"三派四类型"说。郭绍虞从现代文学观念出发研究文道关系,建构文道关系范式,正是现代学术的必然生产方式。但这种"以新释旧"的方法本身需要反思与检讨。问题出在文道关系可以在两个相区别的论域中展开,一个是古代的论域,探讨文道关系的原生面貌与功能价值;一个是现代的论域,探讨哪种文道关系才符合现代文学观念。若要解决好"文学的自觉"与批评史及"文以载道"研究之间的错位问题,必须承认运用现代文学观念不能完成解释古代文学现象的任务。古代之文与现代文学之间存在如下三种基本区别:其一,从本源看,古代之文是"天地之文",现代文学是"审美之文";其二,从功能看,古代之文是教化之文,现代文学是怡情文学;其三,从主体看,古代之文是担当之文,现代文学是体察之文。我们认为,可形成两种并行不悖的文学思想史研究类型,一类以现代文学观念为准绳,像陈钟凡、郭绍虞那样,写的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将不符合现代文学观念的文类与思想压缩或淘汰掉,写出历史上审美文学思想的生成与发展;一类是明了现代文学观念,但以古代文学观念为范围,像曾毅、谢无量那样,可写的是"中国古代文论史",在"杂文学"观念下兼容并包"纯文学"文学现象,同时写出两种文学现象的生成与发展。
作者 刘锋杰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40,2,共10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02)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