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的概念辨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零形式""空语类"和"空符号"三个概念渊源进行追溯与辨析,指出"零形式"概念的使用是从形态分析开始的,"空语类"的设立是从语义出发的,"空符号"一词的概念外延极为广阔。"空语类"的表现形式是"零形式",但"零形式"不等于"空语类"。在广义的视角下,"零形式""空语类"都可以算是"空符号"。
作者
孙博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11期4-6,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零形式
空语类
空符号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胡晓灵.
汉语空范畴识别[J]
.外国语,1987,10(5):15-20.
被引量:4
2
刘静.
现代汉语句法中的空符号问题[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5):27-28.
被引量:3
3
刘文莉.
汉语句法中的零形式[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108-114.
被引量:3
4
邵龙青.
汉语语法分析中的零形式[J]
.语文研究,1984(1):25-31.
被引量:5
5
王希杰.
潜词和空符号的再认识与空符号学[J]
.文化与传播,2012,1(1):51-57.
被引量:9
6
韦世林.
空符号与空集合的微妙关系初探[J]
.昆明学院学报,2009,31(4):42-47.
被引量:14
7
徐盛桓.
空范畴初探[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16(4):1-8.
被引量:2
8
杨锦芬.
空符号研究述评[J]
.丝绸之路,2012(18):23-26.
被引量:1
9
袁毓林.
零形式和零成分的确立条件[J]
.当代语言学,2010,12(3):220-231.
被引量:12
10
袁毓林,王明华.
作为方法论策略的零形式和零成分[J]
.汉语学报,2013(1):19-3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Zellig S.Harris,李振麟.
从语素到话语[J]
.当代语言学,1963(6):14-28.
被引量:3
2
Rulon S.Wells,赵世开.
直接成分[J]
.当代语言学,1963(6):29-53.
被引量:3
3
Charles F.Hockett,程雨民.
语素分析的一些问题[J]
.当代语言学,1963(6):54-67.
被引量:2
4
徐国珍.
从空符号到新词──论词汇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轨迹之一[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1(3):54-59.
被引量:15
5
邵龙青.
汉语语法分析中的零形式[J]
.语文研究,1984(1):25-31.
被引量:5
6
伍铁平.
礼貌语言中的语法[J]
.语文研究,1983(1):13-15.
被引量:7
7
韦世林.
空符号在口语交流中的特殊价值[J]
.河池学院学报,2006,26(4):21-26.
被引量:5
8
杜岫石 主编王政挺谷振诣 撰写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比较研究[M].
9
韦世林.
空符号与空集合的微妙关系初探[J]
.昆明学院学报,2009,31(4):42-47.
被引量:14
10
董秀芳.
汉语光杆名词指称特性的历时演变[J]
.语言研究,2010,30(1):11-20.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42
1
曹慧.
从空符号看汉语称呼语的缺位现象[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S3):59-60.
2
金积令.
从移位规则看英、汉语结构上的差异[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13(2):18-24.
被引量:1
3
朴春燕.
制约句义的语言因素探析[J]
.理论界,2005(6):192-193.
4
韦世林.
“空符号blank-sign”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初探[J]
.昆明学院学报,2010,32(5):37-41.
被引量:5
5
赵毅衡.
符号与物:“人的世界”是如何构成的[J]
.南京社会科学,2011(2):35-42.
被引量:25
6
韦世林,肖丽莉.
“空符号blank-sign”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再探[J]
.昆明学院学报,2011,33(1):29-33.
被引量:2
7
赵志敏.
经济原则在语言运用中的适用性[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99-400.
8
叶琴法.
汉语空语类及其翻译略论[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0,16(3):81-83.
9
方燮焕.
转换生成语法应用于实际英语教学初探[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8(1):91-97.
10
段嫚娟,许余龙,付相君.
向心参数的设定对指代消解结果影响的原因分析[J]
.当代语言学,2012,14(3):221-233.
被引量:5
1
刘晓丽.
等值论的嬗变及在中国的译介[J]
.山东外语教学,1999,20(2):47-51.
被引量:2
2
陈功伟.
试论文章的发表:-文章发表学研究系列之一[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44-51.
3
周文华.
与重叠相关的若干概念辨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4):46-47.
被引量:1
4
郭铭.
从文化积淀角度看内隐与外显协同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6):171-172.
5
蔡丰.
浅谈同文会意字的模糊性[J]
.文学教育,2014(15):146-147.
6
董丽娟.
民俗语汇研究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新进展[J]
.文化学刊,2011(5):107-112.
被引量:4
7
徐文.
日语教学中的日语句型、惯用型等概念辨析[J]
.考试周刊,2009(49):88-89.
被引量:1
8
严敏芬,万华敏.
构式形态学:形态分析的构式语法路向述评[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22(1):12-17.
被引量:5
9
吴东晖.
语境差概念探析[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36-38.
被引量:6
10
陈芝.
对现代汉语音节中声韵调概念的界说[J]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4):143-144.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