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32
-
1庞玉珍,李国华.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型与社区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9(3):89-92. 被引量:5
-
2王刚,罗峰.社区参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以五里桥街道为案例的研究报告[J].浙江学刊,1999(2):72-75. 被引量:29
-
3赵树国,杨占辉,李文高.一个关系到城市社会重构的重要问题——对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1999(1):10-15. 被引量:2
-
4卢汉龙.单位与社区: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组织重建[J].社会科学,1999(2):52-54. 被引量:56
-
5刘君德,宋沙昌,方晓.上海城市边缘型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2):84-87. 被引量:4
-
6孙洁怡.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自治意向[J].社会,1998,18(11):36-37. 被引量:2
-
7胡兆量.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其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5):118-122. 被引量:25
-
8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江苏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目标和基本经验——江苏省小城镇研究综合报告[J].社会学研究,1986(4):1-29. 被引量:2
-
9杨重光,廖康玉.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经济研究,1984,19(8):57-63. 被引量:16
-
10吴大声,邹农俭,居福田.论小城镇与城乡协调发展[J].社会学研究,1988(2):24-35.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52
-
1丁守海.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2):126-145. 被引量:2
-
2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J].中国农村经济,2004(7):58-65. 被引量:21
-
3陈成文,刘剑玲.中国城市化研究二十五年[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564-569. 被引量:5
-
4雷树华,邓敏.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制度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1(5):113-115. 被引量:5
-
5李宝梁.中国城市化研究:西方有关理论的演进及其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4):16-22. 被引量:7
-
6方小苏.对图书馆界趋同现象的认识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5):2-5. 被引量:1
-
7崔秀芬.论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J].图书馆论坛,2006,26(3):208-210. 被引量:8
-
8陆思东.高校图书馆与当地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3):81-81. 被引量:8
-
9王少波,陶玲琴,魏修建.关于我国农村城市化路径的选择与金融支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54-158. 被引量:8
-
10陈潇潇,朱传耿.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J].重庆社会科学,2007(9):108-115. 被引量:16
-
1王毅平.浅议城市社区调查[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6):57-58.
-
2许明霞.以文化营造社区归属感[J].安徽文学,2006(6):72-72.
-
3高国富.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协调者角色分析——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J].群文天地(下半月),2009(10):44-46.
-
4刘文进.论《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武当,2016,0(2):57-58.
-
5王玉.对外文化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中国商界,2010,0(2X):126-126.
-
6方竹平.桥[J].人民教育,2006(6):43-43.
-
7李世敏,吴理财.社区治理的文化转向:一种新的理论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5(1):119-122. 被引量:21
-
8武夷樵.正确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J].青海师专学报,2005,25(2):20-22.
-
9税海模.地火在聚积──郭沫若与中西文化撞击之一[J].郭沫若学刊,1997(4):7-13.
-
10张宏亮.天津国际化社区文化的构建思维透视[J].特区经济,2012(7):94-9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