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幸福学意义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幸福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和人类认识限制,人们将幸福获得建立在财富、收入和GDP增加的基础上,但却引致生态环境恶化,人类幸福感在经历与收入、财富同比增长之后,出现停滞,没有进一步提高。通过对幸福及其属性的解释,分析出财富增加并不是构成幸福唯一要素,幸福感增加还取决于环境和谐、道德集居等等。因此当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是在提高收入基础上,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实现人类终极目标—幸福。
作者 朱院利
出处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年第4期71-73,共3页
基金 甘肃省教育厅硕士研究生导师项目"甘肃省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802-09)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