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性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性教育由于其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和效果的顺然性等显著特征愈益受到学界关注。从隐性教育的视角,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使之不再囿于空洞说教和纯粹道德知识学习,可把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紧密结合起来,较好地实现社会价值规范与个体价值需求的统一,从而提高教育之实效性。
作者
熊来平
机构地区
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年第12期189-190,179,共3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研究"(项目编号:09KS204)研究成果
关键词
隐性教育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娄世欣.
浅析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8):56-57.
2
孙志华.
关于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124-125.
3
刘艺超.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8(2):97-97.
被引量:1
4
张桂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道德教育[J]
.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6,9(2):51-52.
5
杜涛,常芳,陈永红.
多元文化冲突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分析[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3):114-115.
被引量:1
6
张圣莹,崔洁,柴琪,康欣华,王燕梅.
“网红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24-125.
被引量:8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