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童年社会学看待童年消逝危机
-
1魏丹.《童年社会学(第二版)》评介[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16(7):34-34.
-
2郑素华.新童年社会学:英国的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34(10):87-90. 被引量:18
-
3姚静,袁晓斌.电子时代的“童年消逝”及学校教育对策[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78-80. 被引量:1
-
4叶平枝,洪浩才.童年消逝与教师使命——“童年与教师研究与实践岭南论坛”会议综述[J].学前教育(幼教版),2017,0(2):8-9.
-
5王友缘.童年研究的新范式---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特征、研究取向及其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1):70-77. 被引量:17
-
6徐萍.童年消逝带来的道德困境与应对措施[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2):40-43. 被引量:4
-
7刘爽,杨淑萍.童年的消逝与回归——基于游戏的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4(9):15-18. 被引量:3
-
8季燕.图像时代的童年审思[J].教育评论,2014(11):3-5. 被引量:6
-
9黄进.儿童的空间和空间中的儿童——多学科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3):21-26. 被引量:52
-
10郑素华.童年研究的域外视野:艾伦·普劳特的新童年社会学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2012,39(6):63-68. 被引量: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