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嬗变中文学南京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建构——以民国时期文学书写的南京为中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学南京在民国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可阐释性。借助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延续着作为地域中心强有力的文化和精神的向心力,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城市形象。文学南京的文化意味与现实遭遇恰恰显现出:民国成立之后,在整个文化的框架内面对北京传统古都的教育文化和上海新型都市的经济,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因而展现出整个中国在世界之林中的国家民族形象。文学南京的丰富和建构,不仅仅来自于城市实体形态的物质建设,更重要的是文学赋予实体形态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民国时期文学南京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建构兼具流动性与独特性。
作者 许永宁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9-124,共6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的阶段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8

  •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 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A]..载《观堂集林》卷十[C].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二册.第451页.
  • 3施坚雅 叶光庭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42-297页.
  • 4东鲁古狂生.《醉醒石》[M].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3页、第199页.
  • 5本雅明 张旭东 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6月版..
  • 6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 7.《水浒全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9页.第900页.第909页.
  • 8周城.《宋东京考》[M].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86页.
  • 9.《儒林外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89页.
  • 10李欧梵.《上海摩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