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行至印度中途的《悉达多》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毕生遵循"向内的道路",他的名著《悉达多》即是以小说的形式解析、表达自己内在的信仰。本文以其小说《悉达多》为核心,探讨黑塞对印度文化的认同与退缩。小说中无论是人物名称的命名,还是故事的主体架构,都渗透着印度气息;但是,解决黑塞精神危机的钥匙却另有出处。
作者
常蕾
机构地区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出处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40-47,共8页
New Perspectives on World Literature
关键词
赫尔曼·黑塞
《悉达多》
印度
佛教
信仰
分类号
I52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夏光武.
“黑塞热”在美国[J]
.外国文学评论,2005(3):83-91.
被引量:3
2
马剑.
寻求“自我”之路——论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J]
.外国文学评论,2000(4):101-110.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2
《中国哲学简史》第3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
莫里斯·迪克斯坦 方晓光译.《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8、62、41-42页.
4
Peter B. High, An Outli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18^th ed. , N. Y. : Pearson Education, 2000, p. 143, pp. 175 - 177.
5
AnthonyDavidMoody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 S.Elio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55&63.
6
.[EB/OL].http : //world. std. com/- raparker/explofing/tseliot/people/hesse, html#book_ freedman),11Sep.2004.
7
Theodore Ziolkowski, ed. , Hermann Hesse: A Collectionof Critical Essays, New Jersey : Prentice - Hall, Inc. ,1973, p. 18.
8
Nina Baym, ed.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5^th ed. , N.Y. : Norton& Company, Inc. , Vol. 2, 1998, pp. 911 -921.
9
Hermann Hesse, If the War Goes On: Reflections on War and Politics, Ralph Manheim, trans. , N. Y. : Farrar,Straus and Giroux, 1970/71, pp. 79 -85.
10
Krystyna Devert, "Hermann Hesse: Apostle of the Apolitical ' Revolution' " in TriQuarterly. Winter/Spring, 1972, pp. 302-17, pp. 302-17.
共引文献
14
1
顾梅珑,张弘.
走近“魔术剧”与“玻璃球游戏”——1949—2003年中国黑塞研究述评[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6):99-103.
2
詹春花.
黑塞小说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吸收[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1):32-37.
被引量:4
3
张弘.
黑塞的“通向内在”之路与东方智慧[J]
.外国文学评论,2007(3):83-90.
被引量:3
4
霍伟.
选择的艰难:黑塞《德米安》主题之再追问[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113-114.
被引量:1
5
马剑.
黑塞对歌德“对立统一”思想的接受与发展[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6):10-15.
被引量:3
6
王晓卿.
黑塞《悉达多》中的道家智慧[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8):46-48.
被引量:1
7
邹秀荣.
黑塞及其《流浪者之歌》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91-93.
8
余鲜.
深哲熟思,远见博识——《黑塞与中国文化》的学术价值[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0(1):93-94.
9
杨才鑫.
《悉达多》中河流的象征意义[J]
.文学教育,2020(26):35-37.
10
郭利云.
流寓中的锐意丰盈——论黑塞作品中“乡愁”的意涵与嬗变[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3(6):66-7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5
1
张文江.
黑塞《悉达多》讲记[J]
.上海文化,2010(2):99-104.
被引量:2
2
马剑.
寻求“自我”之路——论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J]
.外国文学评论,2000(4):101-110.
被引量:13
3
瞿明安.
论象征的基本特征[J]
.民族研究,2007(5):56-65.
被引量:60
4
王德显.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J]
.税务与经济,2016(1):9-15.
被引量:21
5
杨俊杰.
奥尔巴赫与歌德“世界文学”[J]
.中国比较文学,2016(1):17-28.
被引量:6
6
姚孟泽.
论歌德的“世界”及其世界文学[J]
.中国比较文学,2016(1):44-56.
被引量:5
7
刘丽.
德语语境中的“世界文学”理念及其嬗变[J]
.中国比较文学,2016(1):57-69.
被引量:5
8
王震.
德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组织[J]
.国际经济评论,2016(1):90-102.
被引量:7
9
王齐.
文化接受的内外之道——对一段尼采接受史的反思[J]
.哲学动态,2016(1):14-19.
被引量:2
10
魏育青.
空间与界限——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第八首中的“敞开者”[J]
.外国文学,2016(1):98-10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李迪,陈维.
2016年中国德语国家研究文献目录(选)[J]
.德语人文研究,2017(2):75-78.
2
杨才鑫.
《悉达多》中河流的象征意义[J]
.文学教育,2020(26):35-37.
3
严婧.
黑塞小说创作中关于人性思想解放与“乌托邦”式社会的对比与研究[J]
.今古文创,2022(40):28-30.
4
陈丽华,陈会亮.
论黑塞小说中“自我”的探索与超越——以《悉达多》为例[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2,42(6):47-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晓燕.
赫尔曼·黑塞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4(3):11-13.
1
朱金华,宗鄂.
仲夏之梦(水彩对印画)[J]
.诗刊,1997,0(4):81-81.
2
包婉玉,卜小伟.
浅析《爵士乐》的文化内涵[J]
.山花(下半月),2011(9):147-148.
3
张宇.
关于王蒙的弯弯绕[J]
.当代作家评论,1993(2):17-22.
4
于娜,宫金玲.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反小说”形式解析[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6):22-23.
被引量:1
5
屈小鹂.
《红楼梦》的空间结构形式解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105-106.
被引量:1
6
阮军,高树钦,朱丽云.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印象主义写作手法[J]
.时代文学,2008(6):150-150.
被引量:1
7
李新元,朱瑞青.
“黑色幽默”文学的“反小说”形式解析[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57-60.
被引量:7
8
肖有志.
政治与人性——莎士比亚《雅典人泰门》文本形式解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15(4):21-24.
9
王德军.
唐人对意境理论的贡献[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2(3):1-4.
10
李红霞.
杨绛小说婚姻形式解析[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93-95.
被引量:1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