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与TOAST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急性脑梗死分型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是以临床表现和病因进行分型的办法。Bamford等提出的OCSP临床分型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尚不能发现病灶时,就可根据临床表现简单快速地区分出有明确特征的4个亚型,这在临床研究和治疗,尤其是时间窗内选择溶栓治疗适应证方面很有实际意义,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
孙丽君
邱峰
机构地区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230-1232,共3页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OCSP
TOAST
急性脑梗死
影像学检查
分型方法
缺血性卒中
心源性栓塞
临床分型
缺血性脑卒中
全前循环梗死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1
1
王彦,王拥军,孟令海.
急性脑梗死的亚型分类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3(9):929-930.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苏镇培,黄如训.
急性脑梗塞临床分型、分期治疗[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1):63-64.
被引量:111
共引文献
14
1
吴丽娥,刘鸣,张月辉,赵晓玲,杨杰,谈颂,张世洪,吴波,谭燕,王清芳,王丽春,李伟.
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和预后[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4):292-295.
被引量:87
2
吴丽娥,刘鸣.
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及研究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1):85-87.
被引量:13
3
赵丽宏,韩杰.
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及其复发率和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4):230-233.
被引量:4
4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4):286-288.
5
朱艳,刘刚,杨德刚,徐耀,黄金忠,刘筱洁,陈应柱,袁成林.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因分型特点及其预后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2):1118-1120.
被引量:7
6
陈望春,万慧.
缺血性脑卒中分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1):93-98.
被引量:7
7
高山.
“论‘腔隙性脑梗死’”后记[J]
.中国卒中杂志,2011,6(5):351-352.
8
李晓蕾,李菁晶,李轶,王拥军.
缺血性卒中A—S—C—O分型、TOAST分型及CISS分型的信度检验[J]
.中国卒中杂志,2011,6(5):359-365.
被引量:37
9
刘丹,孙洪英,杨英,张广炜,杨静,贾培飞,吴丽娥,张伟,杨玉蓉,杨国安.
MMP-2 C735T、MMP-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卒中及其亚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有关,但与转归无关[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7):503-509.
被引量:3
10
申光勋,南光贤.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J]
.吉林医学,2013,34(15):3022-3023.
被引量:36
同被引文献
86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
被引量:1855
2
许予明,谭颂,刘鸣,张苏明.
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临床指南[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5,11(5):243-245.
被引量:96
3
王巍,王起,戚晓昆,邱峰,倪天玉.
美托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GMP-140、tPA的影响[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1):54-56.
被引量:2
4
赵建国,高长玉,顼宝玉,孙怡,韩景献.
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948-949.
被引量:570
5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被引量:3406
6
文治成,鲁远君.
中老年人TC、LDL-C、HDL-C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80-2581.
被引量:9
7
文治成,贺传沙,鲁远君,吕向洋,帅杰.
PAS疗法对脑梗死患者ESR,血清TC、LDL-C、HDL-C水平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2,41(30):3214-3215.
被引量:7
8
李智鑫,茅尧生.
浅谈miRNA与脓毒症[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2):116-118.
被引量:4
9
黄澄,刘裕英,吕艳.
心肌酶谱联合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脑梗死患者检测中的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100-102.
被引量:7
10
苏建华,林伟,唐金荣.
脑梗死患者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17-1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刘媛媛,杨印东,朱伟.
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变化[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3):24-27.
被引量:2
2
谷黎丽,田勇武,贺丹.
hs-CRP、LDL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1):112-116.
被引量:30
3
陈婧,张亚芬,陆奎英.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相关miRNAs水平的影响[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1):31-33.
被引量:8
4
邱秋江,欧海宁,赖耀铭.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研究[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8,8(1):25-28.
被引量:2
5
张三妮.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 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6):53-54.
被引量:5
6
卞彩茹,谢苑芳,赵贝贝,陈丽华,金远林.
祛瘀生新针法配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25):75-78.
被引量:7
7
濮万青,杨扬,田臻.
血清hs-CRP、IL-6、凝血因子Ⅰ水平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9,0(9):732-73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张扬帆,郝尧,刘春娥.
癌组织中微小RNA-200c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0(4):288-291.
被引量:2
2
曹修建.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的治疗应用[J]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9,0(5):358-361.
被引量:1
3
李志伟,孟强,董佳,邵帅,佡剑非,崔岩.
丁苯酞序贯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2022,50(11):1203-1205.
被引量:6
4
孔令宇,马文婷,杨亚勤,席錾,石金河.
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20,41(2):130-133.
被引量:30
5
张永强.
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24):187-190.
6
段真真,张晶晶,付爱霞.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刊,2023,50(8):65-68.
被引量:2
7
潘英华,康绍忠.
交替隔沟灌溉水分入渗特性[J]
.灌溉排水,2000,19(1):1-4.
被引量:24
8
文慧,艾葆春,张兵兵,王倩如,李小峰,郝光军.
心肌不同miRNA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致相关心脏毒性的早期预警价值[J]
.疑难病杂志,2018,17(12):1347-1351.
被引量:2
9
赵云华,于健,赵林岩,隋怡,郭妮娜.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
.中国农村卫生,2018,10(7):38-39.
10
毛亚琴.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及护理措施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2):40-40.
1
刘春岭,白宏英,李昕,李楠,刘玉府,王建平.
早期大剂量纳洛酮对全前循环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40-42.
2
杨玉叶,刘二梅,梁志兰,白新燕,文哲卿.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6):83-84.
被引量:2
3
李振东,黄海威,苏镇培,黄如训.
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和3个月结局的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评估[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9):527-529.
被引量:4
4
袁桂杰.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用药[J]
.中国水电医学,2006,0(3):191-192.
被引量:3
5
寇金荣,王瑞红,常玉梅,于明娟.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2012,34(17):2642-2643.
被引量:1
6
方燕南,张爱武,李花,任丽,李现亮.
脑缺血相关的白质疏松对脑梗死后意识障碍的影响[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9):906-909.
被引量:4
7
张微微,黄勇华,李娟,冯军,魏亚洲.
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牛津郡社区卒中规划分型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
.北京医学,2006,28(4):193-195.
被引量:1
8
李振东,黄海威,方燕南,黄如训.
分型测定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NSE和S-100β的变化[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7):1290-1293.
被引量:4
9
濮孟久,李京,刘雪贤,郝维斌,郑金海,李学东,野永勤邯郸电力医院,许岩丽.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01,4(3):196-198.
被引量:11
10
吴新贵,温春胜,李小婵.
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654-1656.
被引量:4
北京医学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