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肿瘤患者交叉配血单一次侧不合9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单一次侧不合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合的95例住院肿瘤患者。结果人为因素失误1例,纤维蛋白含量过高8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例,直抗阳性84例。结论肿瘤患者MGT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主要来自直抗阳性。
作者
王娜
陈玉娟
机构地区
福建省肿瘤医院输血科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08-110,共3页
Fujian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交叉配血
次侧凝集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分类号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R457.1 [医药卫生—治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呼志西.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清型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2,25(6):795-797.
被引量:2
2
秦立红,蒋利星.
微柱凝胶法配血试验2316例结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4):500-502.
被引量:11
3
阳福桂,刘芳,戚志萍,李宁.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在临床贫血及输血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6):498-500.
被引量:16
4
黄知明.
外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抽样调查[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S1):285-287.
被引量:7
5
戴小波,任燕歌,曾朱君,黄小燕,唐文志.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受血者的临床特征和输血对策[J]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6):555-557.
被引量:20
6
张慧莲,杨婷,于洋.
680例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的结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9):1015-101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单明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误区[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06A):901-901.
被引量:3
2
王显荣,李育,许立,费鲜明,王卫忠.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类型鉴别及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8(4):340-341.
被引量:15
3
尹俊,王鸿利.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4,3(6):463-467.
被引量:5
4
唐长玖,王华,李瑞云,徐红萍,陈祺,万民.
微柱凝胶配血次侧不合17例临床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1):61-61.
被引量:26
5
王显荣,储松炜,许立,陈秉宇,李育,王彬.
非AIHA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实验观察[J]
.临床医学,2006,26(2):27-28.
被引量:11
6
章文,徐刚,吴跃平,陈月生,刘彬.
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输血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4).
被引量:16
7
高加良,周琼秀,丁显平.
血小板配型在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2):1152-1152.
被引量:10
8
肖星甫.输血血液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13-314.
9
卢燕雯.输血科核查制度与检验新规范及主任工作必备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224-236.
10
王波 王燕鸣 焦树贤.肿瘤影响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42-43.
共引文献
55
1
尹创新.
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与输血疗效分析[J]
.武警医学,2024,35(9):781-783.
2
罗国义,刘杰.
某基层医院357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22,19(6):792-795.
被引量:3
3
陈琰.
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合血次侧不合原因及临床输血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4):442-442.
被引量:1
4
周习慧.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次侧凝集病因分析[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3(3):53-54.
5
邓安彦,周守容,吴春磊,穆万洋,刘敏,邓小倩.
低离子强度溶液在抗人球蛋白试验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3):3203-3205.
被引量:2
6
于彩霞,王建明,胡哲英.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次侧凝集的临床因素分析[J]
.河北医药,2014,36(3):445-447.
被引量:3
7
李君华.
微柱凝胶法交配血不合原因临床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2):2-2.
8
王花玲.
微注凝胶法交叉合血次测不合的原因及临床输血策略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97-198.
9
李保才,杨建旻,韦芯,李丽君,潘其潇,唐勇.
配血血检验中不同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5):1769-1770.
被引量:4
10
肖艳丽,赵一贺,李代红.
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的AIHA患者的临床分析和输血治疗[J]
.中国输血杂志,2018,31(10):1153-1156.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2
1
武蓉珍,刘胜勇,徐丽珍,陈东红,吴日荷.
高浓度抗凝剂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及原因探讨[J]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5):289-290.
被引量:4
2
舒象武.
应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进行交叉配血[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116-11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
1
张锦泉,胡颖,孙艳辉.
配血标本管致微柱法交叉配血次侧凝集1例[J]
.临床军医杂志,2019,47(12):1400-1400.
1
何丽君.
无缝隙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2012,32(8):119-120.
被引量:5
2
原霞.
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119-120.
被引量:1
3
吴海平.
经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6,14(5):123-123.
被引量:4
4
汤卫菊.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的对比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0):2937-2938.
被引量:8
5
王联胜,张静华,黄勇进.
EH-2060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及镜检的尿检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3):62-63.
被引量:1
6
李忠,吕小英,王厚照.
微柱凝胶配血不合的判定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72-2673.
被引量:2
7
王莹.
肝血管瘤诊断中超声诊断的应用意义探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9):25-25.
被引量:2
8
王春清.
结脑患儿24例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254-254.
9
王立芳.
不同体位训练对甲状腺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中旬刊),2011,17(5):43-43.
被引量:11
10
司华英.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7例早期护理干预[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0):17-18.
被引量:8
福建医药杂志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