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迷失的自我——《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他者化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短篇小说,该小说女主人公爱米丽彷徨在南方旧传统和北方新文化之间,逐渐迷失了自我。为了找寻自我,爱米丽试图摆脱"他者"的身份,冲破传统文化、权力和制度的规训,却以失败而告终,最终成为社会更新换代的牺牲品。
作者
魏来贵
机构地区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23-24,共2页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爱米丽
他者
自我
冲破
失败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剑.
西方文论关键词 他者[J]
.外国文学,2011(1):118-127.
被引量:316
2
钟尹.
传统与希望的斗争——对《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人物的深层解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S3):63-66.
被引量:4
3
丁少玲.
福克纳的玫瑰隐喻[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111-112.
被引量:8
4
谢秀娟.
拉康理论视角下的艾米丽自我身份构建[J]
.作家,2015,0(4X):86-8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邓繁荣.
爱米丽“镜像”破碎的悲剧——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文本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3):70-72.
被引量:2
2
严泽胜.
拉康与分裂的主体[J]
.国外文学,2002(3):3-9.
被引量:33
3
马元龙.
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6):48-55.
被引量:26
4
何畅,陈娇娥.
由《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缺失”看其历史意识[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5):57-64.
被引量:18
5
[1]20世纪世界文学精品[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6
[5]William Faulkner,Requiem for a nun[M].NewYork:Vintage Books,1975,80.
7
[6]Allen Tate, Essays of Four Decades[M].Chicago:Swallow, 1968,545.
8
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陈良梅、夏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9
Bate, Jonathan. The Song of the Earth. Cambridge Harvard UP, 2000.
10
Cavallaro, Dani.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 Thematic Variations.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2001.
共引文献
325
1
曹漪那.
对“他者”“同一”“差异”概念的审思——基于跨文化传播的演进规律[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3):371-379.
被引量:1
2
秦萌.
新中式现代居室设计——他者视角下的复归与认同[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3):123-135.
3
王雅琼.
反“他者化”情结:查尔斯·雷兹尼科夫诗歌中的“他者”书写[J]
.英语文学研究,2023(1):132-145.
4
董军.
“他者化”的陷阱:英美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崛起(1990—2019)[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143-157.
5
刘徐州,郝文.
跨文化传播中的身份审视与重塑:在华外国人短视频传播的“双重他者”境遇[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6):179-195.
被引量:1
6
秦磊.
《小小小小的火》的解构主义解读[J]
.现代交际,2020(18):114-118.
被引量:1
7
王佩吟,王汝良.
《中苏文化》译介作品的中国书写[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4):306-316.
8
李生滨,张睿聪.
论《白鹿原》黑娃“匪”的身份及叙事意义[J]
.西部文艺研究,2022(3):68-75.
9
孙权,聂玉波,肖辛育.
代际文化视野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与年轻化传播——以Z世代为核心的考察[J]
.数字出版研究,2023,2(S02):25-30.
10
张宁,曾琦.
乔伊斯小说集《都柏林人》的身份意识危机解读[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3):65-67.
被引量:1
1
曹梦凡.
诗二首[J]
.公民与法治,2012(23):51-51.
2
许静.
在现实般的梦境中成长——《爱丽丝梦游仙境》给成年人讲童话[J]
.满分阅读(高中版),2010(7):22-23.
3
唐彩霞.
她找回了“迷失”的自我[J]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08(2):32-33.
4
张燕.
迷失的自我:《长日留痕》的后殖民解读[J]
.卷宗,2013,3(10):322-322.
5
买玉红.
迷失的自我——试论《毛猿》中的身份危机[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6(2):9-11.
被引量:3
6
郭爱东.
从凯蒂看福克纳的女性观[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2):104-106.
被引量:3
7
符雄助.
停着[J]
.散文诗世界,2015,0(1):63-63.
8
张光武.
城市年轮[J]
.小说界,1999,0(6):174-175.
9
张荣升,丁威.
天使抑或恶魔——“双性同体”理论视野下拉姆齐夫人形象解读[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10):80-81.
被引量:1
10
艾媛媛.
迷失的自我——米尼与阿三之比较[J]
.才智,2011,0(26):165-165.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