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现代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福克纳采用了颠倒的时序、意识流技巧、多种叙述视角和象征主义刻画了一个病态、异化、孤独、冷漠和没落的南方贵族家庭妇女形象,《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作者
吴蜜琴
机构地区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英语系
出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4-107,共4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关键词
现代主义小说
意识流手法
人物形象
视角
象征主义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刘芳宏.
《喧嚣与骚动》中“意识流”艺术表现力的再认识[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5,22(4):124-127.
被引量:2
2
田堃.
从哥特角度谈《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
.作家,2015,0(4X):84-85.
被引量:1
3
陈艳丽.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之叙事评价研究[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8):115-116.
被引量:7
4
董洪川.
中国当代T.S.艾略特研究:现状及走势[J]
.当代外国文学,2005,26(1):149-156.
被引量:11
5
詹虎.
论现代主义文学人物形象的反传统特征[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9):36-41.
被引量:2
6
刘加媚.
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2):39-42.
被引量:7
7
刘庆雪.
试析意识流小说时空跳跃的艺术技巧[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5):130-133.
被引量:4
8
张子清.
把握时代精神,开辟现代派诗歌道路——纪念T.S.艾略特诞辰一百周年[J]
.当代外国文学,1988,9(4):156-163.
被引量:2
9
王敏琴.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特征[J]
.外国语,2002,25(2):66-70.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赵萝蕤.
《荒原》浅说[J]
.国外文学,1986(4):60-69.
被引量:6
2
曾艳兵.
当代文学鉴赏的困惑——论艾略特的《荒原》[J]
.外国文学评论,1991(2):24-29.
被引量:2
3
辜正坤.
《荒原》与《凤凰涅槃》[J]
.外国文学研究,1988,10(4):78-87.
被引量:5
4
刘崇中.
解读《荒原》与文学鉴赏的困惑——兼与曾艳兵同志商榷[J]
.外国文学评论,1993(4):76-82.
被引量:1
5
杨金才.
T.S.艾略特在中国[J]
.山东外语教学,1992,13(Z1):53-57.
被引量:3
6
赵颖,徐莉华.
话语和话语情景——《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话语层次[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87-90.
被引量:1
7
夏腊初.
论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对意识流小说的关键性影响[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4):89-95.
被引量:13
8
刘蜀云.
福克纳意识流小说的心理学创作背景探源[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20-22.
被引量:1
9
龙和武,韦永恒.
论伍尔芙、乔伊斯意识流小说的艺术技巧[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1):60-63.
被引量:1
10
向二兰.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隐喻意蕴解读[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418-42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4
1
刘佳.
从复调理论看《献给爱米莉的玫瑰》[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35-38.
2
李方木,宋建福.
福克纳非线性艺术叙事范式及其审美价值[J]
.当代外语研究,2010(3):42-46.
被引量:6
3
肖淳.
韦瑟罗尔奶奶和艾米莉小姐人物塑造的比较[J]
.知识经济,2008(11):143-143.
被引量:2
4
赵晶.
中国当代T.S.艾略特研究再审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92-94.
被引量:1
5
李兆国,王洪月,张维峰.
西方精神幻灭的挽歌——由《荒原》看T·S·艾略特的诗歌创作特征[J]
.小说评论,2010(S1):248-250.
6
胡鸿,胡健.
从权力话语的角度解读《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222-223.
被引量:1
7
唐伟胜.
近三年叙事学在中国的研究述评——兼议叙事学研究新方向[J]
.山东外语教学,2004,25(2):90-92.
被引量:2
8
冯书彬,孙丽颖.
从模糊到清晰——谈情境、叙述者、效果[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3):45-48.
被引量:1
9
陈晴.
用文学文体分析法赏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背景氛围的审美效果[J]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53-55.
10
张福勇,苗晶.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叙事视角分析[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93-95.
被引量:3
1
刘喜波,计艳辉.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技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6):76-77.
被引量:3
2
张炳合.
谁夺走了爱米丽的“玫瑰”——试析爱米丽悲剧的一生及其根源[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31-33.
3
方平.
中外古典文学中家庭妇女形象的比较[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4(8):88-90.
4
薛浩.
论《喧哗与骚动》的结构[J]
.外国文学,1997(6):67-73.
被引量:2
5
郭娟.
失落的天真——从凯蒂的堕落说起[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4):32-34.
被引量:3
6
鲁珊,肖福兰.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象征手法解读[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1(5):142-142.
7
满文静.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角的悲剧命运解读[J]
.作家,2010(12):50-51.
8
韩晓丽,刘伟.
试析《乐观者的女儿》中南方贵族的历史意识[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6(6):152-153.
9
刘文文.
评析《欲望号街车》中的女性地位——父权社会下的牺牲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1):48-49.
被引量:1
10
陈向普.
懦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朱莉小姐》对比研究[J]
.戏剧文学,2013(10):99-10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