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强度钢板U形件回弹的模拟分析及实验验证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回弹是影响板料成形精度的缺陷之一,特别是对高强度钢板控制回弹是板料成形中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强度钢板B170P1 U形件在不同成形参数下的冲压回弹进行了模拟,对成形后的回弹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压边力和摩擦系数对回弹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作者
黄清海
机构地区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第3期21-25,共5页
Fujian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强度钢板
U形件
回弹
实验
分类号
TG386.3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周杰,易宗华,阳德森,华俊杰.
基于可控拉深筋的高强度板U形件回弹质量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10,39(1):67-70.
被引量:5
2
彭伟,杨雪春,杨国泰.
高强度板U形件冲压成形的回弹仿真研究[J]
.锻压技术,2008,33(1):34-38.
被引量:14
3
冯美斌.
汽车轻量化技术中新材料的发展及应用[J]
.汽车工程,2006,28(3):213-220.
被引量:142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兰凤崇,陈吉清,林建国,于雪.
U形件拉深成形回弹影响因素的计算机仿真(英文)[J]
.塑性工程学报,2004,11(5):78-84.
被引量:18
2
陈靖芯,蔡兰,陆国民,毕勤胜,Martin Wieland.
车身碰撞盒的回弹试验研究[J]
.汽车工程,2005,27(1):118-121.
被引量:1
3
宋黎,杨坚,黄天泽.
板料弯曲成形的回弹分析与工程控制综述[J]
.锻压技术,1996,21(1):18-22.
被引量:34
4
钟新农.
汽车轻量化与高强度钢板的成形性分析[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19(3):40-41.
被引量:3
5
Alic John,et al.Advanced Automotive Technology:Visions of a Super-Efficient Family Car[R],OTA-ETI-638,September 1995.
6
New Passenger Car Fleet Average Characteristics[EB/OL].http://www.nhtsa.dot.gov/cars/rules/CAFE/New Passenger-CarFleet.htm.
7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of Aluminum[EB/OL].http://www.autoaluminum.org/apps.htm.
8
Haight Brent.Advanced Technologies are Opening Doors for New Materials[J].Automotive Industries,April,2003.
9
Shi Ming F.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Properties,Performances and Application[C].Automotive Materials Seminar,Detroit:March 8,2003.
10
Evans L.Causal Influence of Car Mass and Size on Driver Fatality Risk[J].Am J Pub Health,2001 (91):1076-1081.
共引文献
156
1
孙昊杰,周明,陈骏荣,何磊,何俊呈.
热/机耦合下高功率发动机活塞组织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9,0(4):271-276.
2
杨志贤,于娜,刘泽华.
非贯通球形空腔型轻质仿生结构的设计及其力学性能[J]
.复合材料学报,2015,32(3):848-855.
被引量:1
3
范军锋,陈铭.
中国汽车轻量化之路初探[J]
.铸造,2006,55(10):995-998.
被引量:39
4
宋志海.
汽车用铝合金及其塑性加工技术[J]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6,41(5):14-17.
被引量:7
5
宋志海.
汽车用铝合金及其塑性加工技术[J]
.铝加工,2006,29(6):39-42.
被引量:3
6
鲁春艳.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实施途径[J]
.上海汽车,2007(6):28-31.
被引量:65
7
吴清鹤,谭寿再,吴健文,余莉娇.
PA6/PP合金的研制[J]
.工程塑料应用,2007,35(6):12-15.
被引量:15
8
徐津津.
新型轻质材料在汽车发动机罩上的应用[J]
.上海汽车,2008(3):44-46.
被引量:2
9
邢韬.
现代汽车新材料技术应用[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10(2):64-65.
被引量:2
10
徐津津.
新型轻质材料在汽车发动机罩上的应用[J]
.天津汽车,2008(4):42-44.
被引量:2
1
王成璞,周少蔚.
U形件的弯曲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J]
.模具工业,1992,18(12):19-22.
2
杨历新.
U形件摆动纵修结构在冲模上的应用[J]
.模具工业,1996,22(6):30-32.
3
周明博,唐景林.
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对钼硼高强钢组织与硬度的影响[J]
.燕山大学学报,2017,41(1):32-38.
被引量:2
4
孙立秋.
U形件车削加工通用可调整夹具[J]
.机械工人(冷加工),2001(11):21-22.
5
凤佩华.
薄钢板的成形性能研究及成形参数的测定[J]
.汽车技术,1990(3):37-47.
6
殷汉庭.
长侧边U形件的摆弯成形[J]
.模具工业,1991,17(8):24-25.
7
徐亮,潘露,杜文文.
模具初始温度对U形件热冲压机械性能的影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7(3):106-108.
8
施于庆.
抑制汽车纵梁弯曲回弹的弯曲模改进设计[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4,26(6):405-408.
被引量:6
9
兰凤崇,陈吉清,林建国,于雪.
U形件拉深成形回弹影响因素的计算机仿真(英文)[J]
.塑性工程学报,2004,11(5):78-84.
被引量:18
10
龚伟权,董艳平,韩玉明.
U形变形件压形方式与回弹的研究[J]
.叉车技术,2003(4):19-20.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