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论刑事证明标准的确立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事证明标准的不明确 ,使刑事诉讼的证明过程显得杂乱无序。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要在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益之间寻求平衡点。这直接影响到证明标准的确立。西方的“必然的确实心证”或“排除合理怀疑”更注重证明的程序性。作者认为 ,在确认诉讼事实是一种证据事实的前提下 ,刑事证明标准应更多地体现程序的价值 ,注重证据规则的运用。
作者
张昊
机构地区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4,共5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证明标准
程序公正
法律真实
必然判断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肖建国.
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其实现[J]
.法学研究,1999,21(3):5-23.
被引量:151
2
李浩.
差别证明要求与优势证据证明要求[J]
.法学研究,1995,17(5):31-36.
被引量:21
3
王舜华等撰稿,张仲麟.刑事诉讼法新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英)特纳(Turner,J.W.C.)著,王国庆等.肯尼刑法原理[M]华夏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170
1
钟景迅,柳镁琴,张雯闻.
惯习错配与资本匮乏:重大疫情下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治理危机分析[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0(1):151-170.
2
左卫民.
有效辩护还是有效果辩护?[J]
.法学评论,2019,37(1):86-94.
被引量:49
3
李胥.
刑事诉讼案外人诉权保护的理论阐释与现实反思[J]
.东南法学,2022(2):142-169.
被引量:1
4
王亚明.
民事再审程序中当事人处分权问题探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22-125.
5
薛萍.
论公诉案卷移送制度[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128-130.
被引量:1
6
尹晓敏.
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
.现代教育论丛,2005(1):45-48.
被引量:7
7
彭海青.
论刑事审判中的当庭确证[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2-55.
8
薛炳尧,马志鹏.
对我国诱导侦查法制化之思考——从侦查程序监督机制优化角度考察[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4):71-73.
被引量:1
9
郑玲玲.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构建之探讨——兼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J]
.西部法学评论,2003(1):55-60.
10
张勇,康庆.
论民事诉讼或然性权衡证明标准及其哲学基础[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2(4):71-7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5
1
何燕萍.
中国目前应该确立沉默权制度──《中国尚不具备确立沉默权的社会条件》质疑[J]
.法学,2001(7):42-46.
被引量:5
2
唐亮.
中国审前羁押的实证分析[J]
.法学,2001(7):29-35.
被引量:74
3
陈晓.
一种“特洛伊木马”式的构想──对“检察指挥侦查”主张的辨识[J]
.人民检察,2001(6):25-28.
被引量:7
4
华为民.
检察引导侦查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J]
.人民检察,2001(8):32-33.
被引量:19
5
孙长永.
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J]
.中国法学,2001(4):119-139.
被引量:68
6
龚培华,张少林.
论检察机关的量刑请求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4):65-70.
被引量:13
7
龙宗智.
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J]
.人民检察,2002(3):5-7.
被引量:24
8
柴春元,徐建波.
“两个基本”与刑事证明标准——第三届检察理论年会热点综述[J]
.人民检察,2002(3):21-23.
被引量:7
9
陈瑞华.
审前羁押的法律控制——比较法角度的分析[J]
.政法论坛,2001,19(4):97-110.
被引量:144
10
吴丹红,孙孝福.
论诱惑侦查[J]
.法商研究,2001,18(4):23-31.
被引量:121
引证文献
5
1
王青.
排除合理怀疑的内涵及其合理性研究[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4):51-54.
被引量:4
2
陈卫东,刘计划.
2001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86-90.
被引量:2
3
刘广三.
刑事证据的定量分析[J]
.法学评论,2014,32(1):34-43.
4
王瑞启,朱春莉.
确立检察机关自侦案件证明标准体系之构想[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16(4):37-43.
5
王瑞启,朱春莉.
检察机关自侦案件证明标准构建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11(3):60-7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谭庆德.
我国刑诉中证据交换制度概念之内涵探微[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8):85-87.
2
夏阳,崔全龙.
本案毒品交易证据能否排除合理怀疑[J]
.人民检察,2012(20):47-48.
3
蔡宏图,毛仲玉.
“排除合理怀疑”与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J]
.河北法学,2014,32(9):117-122.
被引量:6
4
陆明强.
排除合理怀疑的中国式理解[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10):267-268.
5
刘平海.
刍议提升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现实路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2):116-117.
被引量:2
6
王瑞启,朱春莉.
确立检察机关自侦案件证明标准体系之构想[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16(4):37-43.
1
刘振会.
法官当好“四个角色”是庭审功能充分发挥的关键[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3,29(5):114-114.
2
段立宝.
党员干部要“三心”为员工群众办实事之我见[J]
.东方企业文化,2014(4S):116-116.
3
答题须知[J]
.共产党员,2011(6):18-18.
4
仉振亮.
当干部的心里得搁着群众[J]
.党建,1995(6):24-24.
5
曾文付.
实名更需“实心”[J]
.晚霞,2015,0(22):7-7.
6
张维夏,易钰娟.
新时期政工师要怀实心干实政[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174-175.
被引量:4
7
以“实心”行“实政”[J]
.新长征,2016,0(5):33-33.
8
诉讼事实无证据 诉求被驳回[J]
.现代营销(上),2011(7):56-56.
9
邢军忙,张先进,李满贞.
实心书记 知心领导——河北省无极县县委书记郭领域关心支持后备力量纪事[J]
.华北民兵,2005(6):17-17.
10
冯燕平.
服务型政府实心打造“民心工程”——呼和浩特市为民办实事纪实[J]
.实践,2010(4):34-35.
法学评论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