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下)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六、发展和完善ADR的对策下文将概述ADR在中国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ADR体系的建议,以倡导纠纷的和平解决及其预防,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合作,实现社会和谐。(一)
作者
徐昕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治论坛》
2007年第1期31-64,共34页
Nomocracy Forum
基金
中国法学会2005年重点课题"构建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的最终成果。
关键词
群体性纠纷
纠纷解决
司法性
公证法
代表人诉讼
信访部门
劳动争议
救济机制
集团诉讼
公证制度
分类号
D925.14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49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胡道才.
我国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的建构[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6):93-97.
被引量:36
2
欧阳琼.
试论劳动争议的分类处理[J]
.中国劳动,2004(7):64-66.
被引量:3
3
李云.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完善的构想[J]
.理论探索,2004(2):93-94.
被引量:6
4
宫晓冰.
中国公证制度的完善[J]
.法学研究,2003,25(5):51-57.
被引量:59
5
刘凌梅.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J]
.现代法学,2001,23(1):152-154.
被引量:350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孙昌军,陈炜.
试论英国公司法人犯罪法律价值观念的新变化[J]
.现代法学,1999,21(2):116-120.
被引量:22
2
《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792页.
3
[日]安部哲夫.《德国被害人学的产生和发展》[J].被害者学研究,1998,(3).
4
[日]吉田敏雄.刑事和解与损害恢复[J].刑法杂志,1998,(2).
5
施慧玲.从福利观点论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之修正[J].月旦法学杂志[中国台北],1998,(40).
6
美国新墨西哥州公证法、美国俄勒岗州公证法,见《外国公证法规及公证制度介绍汇编》,第276页,第282页.
7
《英国公证制度》,见《外国公证法规及公证制度介绍汇编》,第356页.
8
美国新墨西哥州公证法第2条之规定,见《外国公证法规及公证制度介绍汇编》,第273页.
9
《简明大不列颠全书》,第431页.
10
《法国公证制度》,见《外国公证法规及公证制度介绍汇编》,第342页.
共引文献
449
1
张卫平.
在线诉讼:制度建构及法理——以民事诉讼程序为中心的思考[J]
.当代法学,2022,36(3):17-35.
被引量:49
2
田晏.
权利救济·司法理念·公民信访权——对涉诉信访的三维分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10-12.
被引量:10
3
陈欣.
论刑事和解中国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65-67.
被引量:3
4
蒋华林,陈彪.
刑事和解制度悖而不离的价值辩证[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05-109.
5
杨希.
论公诉阶段实行刑事和解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233-234.
6
吴军.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和发展[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89-92.
7
张明友,钟德刚,朱德林.
轻微刑事案件开展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22-23.
被引量:1
8
刘晴,赵靖.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176-177.
9
刘云,徐琼.
刑事和解机制及其在检察环节的实践[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36-38.
10
王利飞.
刑事和解与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完善[J]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10):40-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张丽.
浅析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2):30-32.
被引量:2
2
王小红.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行政裁决制度[J]
.北方法学,2008,2(4):90-97.
被引量:11
3
沈恒斌,吴少鹰.
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及其多元化解决机制建构思路[J]
.法治论坛,2007(1):86-9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丁聪.
群体性纠纷的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7):186-187.
2
王喜珍.
行政机关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及发展构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的思考[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0(5):11-13.
1
马毅.
改革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探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6):22-23.
被引量:1
2
王学兴.
加入WTO后中国法院内设ADR体系的构想[J]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5):23-26.
3
乔久茂,詹爱萍.
公证调解在构建我国ADR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下)[J]
.中国公证,2010(12):42-46.
被引量:1
4
杨璐.
ADR在行政纠纷解决中的适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7):164-165.
5
乔永茂,詹爱萍.
公证调解在构建我国ADR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上)[J]
.中国公证,2010(11):19-21.
被引量:6
6
陈葵.
构建多元、立体的司法ADR体系——以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为视角[J]
.司法改革论评,2012(1):291-299.
7
徐峰.
浅议劳动争议的民间性ADR——以协商、民间调解制度为中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2-55.
8
张砚,贾海洋.
浅论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0):152-152.
9
章武生.
司法ADR之研究[J]
.法学评论,2003,21(2):137-146.
被引量:46
10
李宗辉.
论知识产权案件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2):84-91.
被引量:9
法治论坛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