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信诈骗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新型的诈骗犯罪形式,因其犯罪风险小、成本低、非法收益高而致发案率急剧上升。电信诈骗呈现犯罪组织集团化、犯罪手段智能化、作案范围跨域化等特点,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因此,要首先从源头上防范,其次是各部门联动全方位出击围剿,最后要做到依证据认定和处罚,目前特别强调通过降低立案标准、建立公安行政处罚办法进行防范、惩治。
作者
梁玉霞
江洲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治论坛》
2010年第4期109-114,共6页
Nomocracy Forum
关键词
电信诈骗犯罪
成因
特点
对策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2
1
叶俊,周治国.
深度警银合作:电信诈骗犯罪的有效阻击点[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6):75-78.
被引量:19
2
刘宏成.
电信诈骗的分析与防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1):108-109.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兴良.刑法疏议[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30
1
何懿轩,王庆锋.
公安民警办理电信诈骗案件的基础绩效指标体系初探[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3):90-94.
2
李长宽.
电话诈骗犯罪的应对措施探讨[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6):129-130.
3
李长宽,张黎,班凯旭.
电话诈骗犯罪监管漏洞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286-287.
被引量:1
4
胡向阳,刘祥伟,彭魏.
电信诈骗犯罪防控对策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90-98.
被引量:129
5
谢连燊.
电信诈骗的防控体系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4):47-48.
被引量:13
6
周芹.
论远程操控诈骗犯罪的侦查对策[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23(4):101-104.
7
丁翠英.
电信诈骗犯罪的新趋势与防治对策[J]
.辽宁警专学报,2011,13(6):53-56.
被引量:10
8
陈欣芳.
电信诈骗犯罪的构成特征及刑事预防[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2):88-90.
被引量:5
9
李蕤.
比较视野下的电信诈骗犯罪防范与侦查合作[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5):119-123.
被引量:11
10
顾伟.
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规律、特点及打防对策[J]
.政法学刊,2013,30(1):111-115.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2
1
周继茂.
IP电话及其仍需解决的问题[J]
.数字通信世界,2005(1):60-64.
被引量:1
2
高锋.
手机短信诈骗犯罪的特点与类型分析[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6):41-43.
被引量:15
3
周琼,人民公安,2013年第8期.
4
Chapter 103--Controlling the Assault of Non-solicited Pornography and Marketing of Title 15 Commerce and Trade of U. S. Code.
5
2010年2月通信业运行状况及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EB/OL ]. http: //www. miit. gov. en/ n11293472/nl 1293832/nl 1294132/n12858447/13126151.html,2010年4月18日访问.
6
顾红梅.当前电信诈骗犯罪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6).
7
翁里,张晨田.当前电信诈骗犯罪的侦防对策[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2,(1).
8
本刊编辑部.
打击电信诈骗的江苏样本[J]
.人民公安,2010(5):10-14.
被引量:5
9
庄会宁,赵家新,邹浩.
打击电信诈骗尚存五大难点[J]
.人民公安,2010(5):18-21.
被引量:14
10
侯佳伟,张银锋.
北京市民众关于电信诈骗防御能力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2010(2):34-4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9
1
刘爱娇,刘敏.
云南省电信诈骗犯罪研究[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3(5):106-109.
被引量:2
2
王春.
运营商关于电信金融诈骗的对策研究[J]
.移动通信,2016,40(21):65-68.
被引量:1
3
牛宗岭.
电信诈骗问题的成因分析[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18(6):33-36.
被引量:5
4
李燕.
电信诈骗犯罪成因与治理对策之我见[J]
.河北企业,2017,0(6):184-185.
5
王亚楠.
新经济形势下的电信诈骗问题之探究[J]
.市场论坛,2018(7):51-53.
被引量:1
6
陈睿毅,刘双阳.
“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诈骗犯罪防控机制研究[J]
.犯罪研究,2019(3):51-58.
被引量:14
7
何雪梅.
我国电信诈骗犯罪的防治探究——结合《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J]
.法制博览,2017(19):153-154.
被引量:5
8
孟强.
深度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打防对策探析[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33(4):33-38.
被引量:4
9
邵超群.
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培育探析——基于高校大学生被盗被骗事件的思考[J]
.农家参谋,2017(5Z):153-1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姜帅.
基于NVivo质性的第四方支付证据研究[J]
.电子技术(上海),2020(11):28-30.
2
杨柳,刘款.
金融诈骗犯罪及其防治[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7,17(2):41-42.
被引量:2
3
杜广雷,杨昌军.
跨境非接触性诈骗犯罪的国际警务合作对策研究——以中国老挝警方联合侦办的9.15跨境电信诈骗案为例[J]
.犯罪研究,2018(5):106-112.
被引量:8
4
乔榕.
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法律适用疑难问题[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8,0(1):53-53.
5
刘东望.
试论网络诈骗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基于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8,0(3):35-36.
6
伍光红,杜广雷.
跨境非接触性诈骗犯罪的国际警务合作实证研究--以S省警方侦办的某跨境电信诈骗案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4):147-153.
被引量:5
7
陈睿毅,刘双阳.
“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诈骗犯罪防控机制研究[J]
.犯罪研究,2019(3):51-58.
被引量:14
8
赵雷,黄雪梅,陈红敏.
电信诈骗中青年受骗者的信任形成及其心理——基于9名90后电信诈骗受骗者的质性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20(3):49-54.
被引量:33
9
张力健,吴欣亮.
网络诈骗犯罪治理探究——以“杀猪盘”为例[J]
.江西通信科技,2020(1):42-44.
被引量:3
10
陈伟,宋坤鹏.
个人信息依托型电信诈骗犯罪联防共治模式探究--基于某省400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J]
.犯罪研究,2020(2):43-54.
被引量:6
1
耿实,李欢.
浅析我国刑法理论中的洗钱罪[J]
.天中学刊,2016,31(1):60-62.
2
王海涛.
因犯罪风险而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之认定[J]
.法律适用,2011(10):72-75.
被引量:1
3
郑洪.
将相对不起诉纳入社区矫正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3):133-134.
4
达鄢.
惩治洗钱犯罪成各国关注焦点[J]
.江淮法治,2011(2):46-46.
5
杨剑锋,徐建,李恺.
罪犯再犯罪风险评估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6(12):59-62.
被引量:1
6
罗俏兰,苏海彤.
试论广东自贸区建设潜在犯罪风险及检察机关应对模式[J]
.当代检察官,2015,0(8):48-49.
7
赵芳.
涉毒洗钱犯罪及其防控对策[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7):176-180.
被引量:6
8
罗杰.
洗钱犯罪中三个疑难问题之新探[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135-138.
9
胡蒙蒙.
论我国洗钱罪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关系[J]
.青春岁月,2012,0(10):305-305.
10
李珂.
专利权滥用的规制研究——兼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J]
.科学与财富,2014(5):378-379.
被引量:1
法治论坛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