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拌和工艺对低碳多功能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确定低碳多功能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工艺,以WEAM改性剂为基础,采用干拌、湿拌和替代矿粉3种拌和工艺制备低碳多功能改性沥青混合料,并进行马歇尔指标、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试验,系统研究WEAM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各种拌和工艺下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干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比湿拌和替代矿粉拌和好;湿拌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优于干拌和替代矿粉拌和;对于WEAM-1改性沥青混合料,湿拌水稳定性能优于干拌拌和和替代矿粉拌和,对于WEAM-2改性沥青混合料,干拌拌和的水稳定性能比湿拌拌和和替代矿粉拌和优良。
出处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4-238,共5页 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20804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4JM2-504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11020512000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55

  • 1刘大梁,刘清华,李祖荣,罗立武,岳爱军.DE-99Ⅰ型硅藻土改性沥青性能及应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4,29(4):73-75. 被引量:11
  • 2张争奇,李平,王秉纲.纤维和矿粉对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5):15-18. 被引量:58
  • 3吴涛,崔伟,顾良军,程莉.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指标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6,22(2):32-35. 被引量:18
  • 4鲍燕妮,石鸿,朱晓宇.硅藻土改性沥青微观机理研究[J].上海公路,2006(4):52-55. 被引量:12
  • 5曾璇.沥青/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 6Zilg C, Dietsche F, Hoffmann B,et al. Nanofillers Based Upon Organophilic Layered Silicates[J]. Macromol. Syrup, 2001, 28 (169) : 65 -77.
  •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科学研究院.JTJ052-2000 T0610-19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 8沈金安.沥青材料的流变学(一).石油沥青,1988,(4):27-38.
  • 9Mastrofini D, Scarsella M. The Application of Rheology to the Evaluation of Bitumen Ageing[J ]. Fuel, 2000(79) : 1005-1015.
  • 10Xiaohu Lu, Ulf Isacsson. Effect of Ageing on Bitumen Chemistry and Rheology[J ].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Materials, 2002 (16) : 15-22.

共引文献139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