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lzheimer's病(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记忆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工作与生活能力,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2000年LoBo等[1]报道,欧洲老年人群的痴呆发病率为6.4%,其中AD为4.4%。在我国,2010年痴呆患者为919万人,其中AD为569万人[2]。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AD的五种药物分为两大类:多奈哌齐、他克林、加兰拉敏、卡巴拉汀通过抑制胆碱酯酶而增加乙酰胆碱起作用;美金刚通过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起作用。这些药物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证实[3],但这些药物并不能改变AD的进展。目前关于AD药物治疗的研究有很多, Aβ单克隆抗体、非甾体抗炎药、γ分泌酶抑制剂、以Tau-蛋白为靶点的药物、神经干细胞、降糖药物等,这些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疾病的症状,因此,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AD的发病机制以期研制新的高效的AD治疗药物。
出处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8-470,共3页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0912)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QC2011C117
H2015059)
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1251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