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讽刺——《呼兰河传》的话语特色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众所周知,“《呼兰河传》不仅是萧红个人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部经典”。它是萧红于其逝世前一年完成的关于其家乡呼兰河县城的传记体小说,其语言大部分是叙述性质的,平淡、自然、朴素、真实,但其中也不乏揭示病态社会的生态、病态民族的心态、病态灵魂的丑态的能给人的心灵带来震撼的讽刺性话语。这种讽刺性话语在小说人物语言和叙述者语言中均有所体现,形成了其小说艺术的显著特色。
作者
王春杰
机构地区
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芒种(下半月)》
2016年第8期97-99,共3页
关键词
讽刺
《呼兰河传》
萧红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邵滢.
成熟的天真——《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分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64-6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茅盾.呼兰河传*序[A].萧红.萧红全集下[C].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704.
2
聂绀弩.萧红选集*序[A].萧红.萧红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
3
葛浩文.《生死场》评介[A].萧红新传[C].香港:三联书店,1989.44.
共引文献
2
1
武少辉.
论《呼兰河传》的视角转换及互补性叙事策略[J]
.绥化学院学报,2012,32(4):106-108.
被引量:1
2
苏晓芳.
论《呼兰河传》风景书写的视角与意蕴[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7(1):45-54.
同被引文献
3
1
陈思广.
《呼兰河传》接受70年:四种视阈与三个问题[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2):92-99.
被引量:2
2
徐晓杰.
空间设置:萧红对鲁迅的继承与创新——以《阿Q正传》《呼兰河传》为视角[J]
.北方论丛,2015(4):52-57.
被引量:4
3
杨迎平.
《呼兰河传》:融汇各种文体艺术的奇文[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1):40-4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尹莹.
论《呼兰河传》双重视角转换的叙事效果[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04-105.
1
王春杰.
讽刺:《呼兰河传》的话语特色[J]
.小说评论,2006(z2):122-124.
2
代琴.
作为物的女性存在——《为奴隶的母亲》分析之一种[J]
.昌吉学院学报,2008(3):5-7.
被引量:2
3
夏万碧.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话语特征[J]
.时代文学,2009(15):89-90.
被引量:1
4
许丽丽.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支奇葩——新感觉派小说[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5):34-34.
5
王卫平.
四十年代讽刺小说的时代风貌和风格特征[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1):80-85.
被引量:1
6
姬海英.
郁达夫文学批评文体之作家论、作品论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11):52-53.
7
郭永生.
独创话语方式与莎剧的结构特征——《威尼斯商人》个案解读[J]
.黑河学刊,2003(6):78-79.
8
霍松林.
《鹏翔无疆——〈庄子〉文学研究》序[J]
.长江学术,2006(3):164-166.
9
万娜.
“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郁达夫评介各国作家文章的话语特色[J]
.西部论坛(陕西),2005,7(1):56-58.
10
李迎春.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语境——读钟兆云、钟巧云长篇小说《邻里》[J]
.福建文学,2014(1):111-112.
芒种(下半月)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