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郭沫若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并深受影响,但究竟接受了什么、修改了什么,又如何运用于理论与生活,却少有研究者加以辨析和追问。郭沫若得河上肇之助,摆脱"气节"、"纯文学"等观念的拘囿,获得了认识并突破自身困境的方法。反思河上肇的革命时机论,则成为他批判国家主义、推崇苏俄革命的源起。郭沫若接受、修改河上肇,进而对话社会思潮、介入政党分化的历史过程,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学与文化的"回心"现象。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4,共10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左翼革命话语的多重性及当下价值研究"(HB16XW01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