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九章·悲回风》是一聚讼纷纭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九章》中字数、行数高居第一。王逸、朱熹等古代学者一直认为是屈原所作,朱熹《楚辞集注》认为该篇是屈原的"临绝之音"。近现代以来,《悲回风》被有些学者认为"伪作",但多凭感觉,证据不足。近年出土了一些竹简文献,对简帛编连体例的研究,对《悲回风》作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材料。《悲回风》由两大部分组成,从开头至"宁溘死以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共四十八单句为屈原原作;自"孤子吟而抆泪兮"至结尾共六十二单句为汉成帝时扬雄所作《畔牢愁》。在刘歆等人整理《七略·诗赋略》时追录并"附益"在《九章·悲回风》之下。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8,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土文献与两周时期历史文学文本研究"(项目编号15BZW04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