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疯癫·女性意识·社会批判——《夜色温柔》中尼科尔的疯癫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精神分裂的角度,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解读《夜色温柔》中尼科尔的疯癫形象,通过对其言语表达、攻击性行为、佯狂以及空间和时间维度变迁的分析,发现尼科尔的疯癫构成了女性意识觉醒的隐喻,它超越了个体失常的范畴,成为作家菲茨杰拉德批判美国精神病机理社会的工具,同时也展示了作家对转型中的现代社会里女性生存境况的人文主义关怀。
作者
蒋桂红
郭棲庆
机构地区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外语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3,共5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疯癫
精神分裂症
女性意识
社会批判
隐喻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蒋天平,胡朝霞.
现代疯癫的演化:问题与反思——以20世纪中期美国小说为例[J]
.外语教学,2013,34(3):81-84.
被引量:2
2
蒋天平.
西方文学中的疯癫现象研究综述[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3):53-58.
被引量:3
3
朱萍.
中西古典文学中的疯癫形象[J]
.中国比较文学,2005(4):124-152.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96
1
彭予.
美国自白诗的疯狂主题[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4):13-18.
被引量:6
2
吴景和.
《论语》文学价值初论[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2(2):29-35.
被引量:5
3
方成.
精神分裂分析文学批评初探[J]
.外国文学,1997(2):74-80.
被引量:3
4
肖同庆.
狂人谱系:在疯狂和理性的边缘─—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研究之一[J]
.鲁迅研究月刊,1995(8):48-55.
被引量:2
5
金惠敏.
叔本华论疯癫与艺术创作[J]
.外国文学评论,1997(3):13-21.
被引量:5
6
范瑞平.
国外关于疾病概念的研究[J]
.哲学动态,1990(7):9-12.
被引量:4
7
杰弗里·梅耶斯,顾闻.
疾病与艺术[J]
.文艺理论研究,1995(6):86-94.
被引量:16
8
曹炳建.
多重文化意义下的探索与追求——《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新论[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11):52-59.
被引量:14
9
林笳.
从愚人到疯癫的嬗变[J]
.国外文学,2000(2):36-42.
被引量:4
10
朱萍.
中西古典文学中的疯癫形象[J]
.中国比较文学,2005(4):124-152.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6
1
凌建侯.
从狂欢理论视角看疯癫形象[J]
.国外文学,2007(3):105-112.
被引量:9
2
崔俊勇.
二元性的整合与互构——《堂吉诃德》的文化阐释[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42-44.
被引量:1
3
李爽.
人性的挣扎 神性的救赎——克洛德与丁梅斯戴尔人物形象比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344-346.
4
谭燕保.
文学与病理学的互渗关系[J]
.武陵学刊,2010,35(2):82-86.
被引量:2
5
蒋天平.
西方文学中的疯癫现象研究综述[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3):53-58.
被引量:3
6
杨梅,许庆红.
女性疯癫的建构——以《简·爱》、《藻海无边》和《黄墙纸》为例[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51-55.
被引量:1
7
胡朝霞,蒋天平.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小说中消费社会的他者[J]
.文学教育,2014(15):35-37.
8
张洋洋,刘小婉.
对英美文学中疯癫主题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5):233-234.
9
范虹,罗婧婷.
中国电影中“疯子形象”的隐喻意义[J]
.电影文学,2017(21):43-45.
10
周子强.
传统走在还乡的路上——评大型采茶戏《将军还乡》[J]
.影剧新作,2018,0(2):127-132.
同被引文献
30
1
陈丽.
当代爱尔兰文学中的“大房子”文化符号[J]
.当代外国文学,2008,29(3):125-130.
被引量:5
2
黄晖.
疯癫的沉默与理性的独白——解读福柯的《疯癫与文明》[J]
.法国研究,2010(1):47-53.
被引量:18
3
秦苏珏,程锡麟.
温柔夜色中的得与失——从《夜色温柔》看菲茨杰拉德小说中梦幻破灭主题的深化[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5):142-147.
被引量:12
4
杨绍梁.
从原型批评视角解读《夜色温柔》中的人物形象[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140-143.
被引量:1
5
谭佳.
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中的多重主题——以《夜色温柔》为例[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7):114-116.
被引量:2
6
赵君仡.
追寻自由 恢复尊严——存在主义视阈下的《夜色温柔》[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8):41-43.
被引量:1
7
姚泽锋.
从迷惘到觉醒——《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夜色温柔》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1):47-49.
被引量:2
8
杨波,夏梅花,杨丽华.
菲兹杰拉德笔下的“骑士的典雅爱情”——女性主义观点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及《夜色温柔》[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2):119-122.
被引量:3
9
程锡麟.
《夜色温柔》中的语象叙事[J]
.外国文学,2015(5):38-46.
被引量:10
10
陈玉萍.
第三人称叙事的文本世界建构[J]
.湖北社会科学,2016(8):131-13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王官澳.
近十年《夜色温柔》国内研究综述[J]
.海外英语,2022(5):201-203.
2
吴燕,张俊萍.
心灵的皱纹——《夜色温柔》心理描写技巧探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23):46-49.
3
文箐一帆,刘明录.
“大房子”里的疯癫与丑陋--约翰·班维尔《桦林庄园》中的审丑狂欢[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5):78-81.
4
义子楚,谭福民.
接受美学视角下《夜色温柔》对话翻译的人物形象构建[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6):92-95.
1
钱晓娟.
浅析《夜色温柔》中迪克的悲剧[J]
.考试周刊,2008,0(46):210-211.
2
钱晓娟.
爵士时代的精神危机——浅析《夜色温柔》的主题[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12):112-112.
被引量:1
3
刘洋.
安娜与尼科尔的婚姻悲剧探源——以《虹》和《夜色温柔》为中心[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36(2):53-56.
被引量:2
4
安东尼·莱恩,翘.
《远离尘嚣》:革命女性,常改常新[J]
.电影世界,2015,0(6):90-91.
被引量:1
5
冯志强.
灾难的馈赠[J]
.刊授党校,2007,0(7):21-21.
6
刘先珍.
这里的夜色不温柔──评菲兹杰拉德的《夜色温柔》[J]
.外国文学,1996(5):91-94.
被引量:4
7
张明悦.
注定的爱情悲剧——解读《夜色温柔》迪克与尼科尔的婚姻[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60-61.
8
王守仁.
论雪莱的“必然性”思想——读剧诗《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J]
.外国文学研究,1992,14(4):81-86.
被引量:2
9
书怀.
1200英里,大学生打工妹智对"温柔"绑架[J]
.青年作家,2001(4):71-72.
10
张丽莉.
《夜色温柔》:菲茨杰拉德的自画像[J]
.小说评论,2011(S2):128-131.
外语研究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