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龙江省有盐碱地3 000多万亩,重度盐碱地1 600多万亩,盐碱地改造一直是一项重要课题。由于土壤里含有盐碱成分,造成土地通透性差,土地板结,影响了作物的生长。随着土壤盐化、碱化程度的扩张,导致绝大部分植物无法生长,变成了不毛之地。土壤改造成本极高,且效果不明显,累积了大量中、低产田,影响粮、草产量,进而影响农牧产业的发展,导致农民收入低下。本研究就是利用生物手段在盐碱地带利用植桑改良盐碱土性状,使得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保水保墒能力增强,对土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逐步达到作物适宜的生长条件。将桑树栽植在p H值7.6-9.5范围的盐碱地,种植桑树三年后,达到了0-20 cm土层的p H值减小0.4-1.0,土壤含盐降低30%-56.67%的效果,对改善生态环境,拓宽耕种面积,促进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同时结合桑叶养蚕,桑园及桑饲料养鸡等高效生态技术的集成应用,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出处
《广东蚕业》
2016年第3期21-23,共3页
Guangdong Ser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