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铁岭地区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北林蛙别名哈士蟆,是一种传统的珍稀药用动物,其输卵管的干燥物即哈士蟆油,其皮肤含有广谱的抗菌活性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脉。东北林蛙一般生活在临近海滨的丘陵至海拔900m左右、山区植被较好的湿润环境中。由于东北林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辽宁省林蛙的养殖规模和林蛙产业总产值已经非常可观。
作者
吕广祺
张守纯
机构地区
沈阳农业大学
出处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245,共3页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关键词
东北林蛙
遗传多样性
人工养殖
铁岭地区
哈士蟆油
药用动物
东北地区
湿润环境
分类号
S865.9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杨名赫,佟庆,高利,刘红,李琪,王洪斌.
增温对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生长曲线的影响[J]
.四川动物,2011,30(4):537-540.
被引量:6
2
佟庆,崔立勇,王洪斌.
环境因子对养殖条件下出蛰的东北林蛙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
.动物学杂志,2012,47(1):44-50.
被引量:8
3
柏永明,田秀华,沈广爽.
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生长与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J]
.野生动物,2009,30(2):93-96.
被引量:7
4
刘学龙,崔明勋,鞠玉琳.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现状及发展方向[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9,21(4):306-309.
被引量:10
5
周瑜,杨宝田,陆宇燕,巴山,周正彦,李丕鹏.
基于ISSR标记的辽宁4个东北林蛙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J]
.四川动物,2011,30(3):321-32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江建平,谢锋,郑中华.
我国林蛙分子系统关系及染色体演化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9(S1):85-89.
被引量:13
2
丛福君,刘志文.
中国林蛙生殖休眠原因初探[J]
.特产研究,1993,15(2):21-22.
被引量:4
3
李霞,张明海.
中国林蛙生长发育参数与产油量关系的研究[J]
.生物技术,2005,15(3):67-68.
被引量:6
4
陈晓平,崔敬爱,胡耀辉.
林蛙油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8):361-363.
被引量:29
5
卫功庆,温铁峰,蔡凤坤,邹兴淮.
圈养条件对成年东北林蛙(R.dybowskii)形态特征、体尺比例及产油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2):17-20.
被引量:3
6
戴国俊,王金玉,杨建生,李尚民,原新廷.
应用统计软件SPSS拟合生长曲线方程[J]
.畜牧与兽医,2006,38(9):28-30.
被引量:145
7
王汉屏.
温度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2(4):81-84.
被引量:8
8
吴结革,茆达干.
热应激对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J]
.家畜生态学报,2006,27(6):169-172.
被引量:15
9
刘欣,张伟,遇宝成,刘伟石.
东北三省中国林蛙资源调查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07(3):82-85.
被引量:11
10
Zhan A,Li C,Fu J.2009.Big mountains but small barriers: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wood frog (Rana chensinensis) in the Tsinling and Daba Mountain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J].BMC Genetics,10:17.(DOI:10.1186/1471-2156-10-17.).
共引文献
24
1
于洪贤,蒋超.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86-87.
被引量:8
2
崔岩,蒋超,侯晓东.
铁力林蛙全人工养殖研究进展[J]
.林业实用技术,2007(4):39-41.
被引量:1
3
蒋超,崔春月,崔岩.
中国林蛙出蛰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7(6):46-47.
4
崔岩,崔春月,侯晓东.
人工养殖林蛙越冬模式及室内越冬池建造[J]
.林业实用技术,2007(11):37-38.
被引量:1
5
田秀华,赵文阁,柏永明,段玉宝.
东北林蛙人工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野生动物,2009,30(4):214-216.
被引量:22
6
佟庆,李琪,崔立勇,王闯,王洪斌.
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J]
.经济动物学报,2010,14(2):113-116.
被引量:3
7
杨名赫,佟庆,高利,刘红,李琪,王洪斌.
增温对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生长曲线的影响[J]
.四川动物,2011,30(4):537-540.
被引量:6
8
陈兵,雷振环,原韬,赵晓龙,孔凡莉.
湿地生态恢复性林蛙养殖技术实践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29):137-138.
9
佟庆,崔立勇,王洪斌.
环境因子对养殖条件下出蛰的东北林蛙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
.动物学杂志,2012,47(1):44-50.
被引量:8
10
陈兵.
黑龙江林蛙半人工养殖放养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2(1):12-15.
被引量:1
1
傅密宁,李春涛,武文霖,庞元.
哈士蟆及哈士蟆油药用研究概述[J]
.野生动物,1989(6):73-76.
被引量:3
2
徐春生,狄志钢,杨海燕.
中国林蛙的养殖方式[J]
.当代农业,2001(3):38-39.
3
邓际华,程超越,姚丽丽,周敏,张俊臣.
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的室内微流水式越冬[J]
.科学养鱼,2011,33(12):33-34.
被引量:1
4
车轶.
对开展中国林蛙南移养殖的几点建议[J]
.专业户,2000(11):39-40.
5
黄玉德.
林蛙养殖──一条广阔的致富路[J]
.特产研究,1996,18(3):53-54.
6
刘达华(摄影).
精品蛤士蟆[J]
.中国烹饪,2008(2):80-81.
7
成长勇,缪建海.
南移养殖中国林蛙[J]
.农家顾问,2000(11):35-36.
8
马常夫,王政国,李安琪,刘士纯,徐玉冰.
哈士蟆养殖方法概述[J]
.淡水渔业,1983,13(5):21-24.
9
车轶,崔房华,成民男,缪建海.
中国林蛙南移养殖技术[J]
.专业户,2000(6):29-29.
10
中国林蛙的经济价值及几种生态养殖模式[J]
.农村百事通,2006(C00):41-44.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