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课程的现状和影响——以黔东南凯里学院为例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无论城市或乡村,在现代化潮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遭到了巨大的流变。随着市场经济的触角延伸至乡村的每个角落,同质性的扩张,异质性的收缩,许多地方性、区域性文化正在消失,文化多样性正处于破损之中。在此状况下,传统文化所寄存的文化生境正遭受强烈的冲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正面临新的挑战,它是否能适应在新时期下的生存和发展,是关系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有效地得到保护、并能继续传承下去的关键所在。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许多地方把它纳入高校之中,企图借助高校的优势资源,更高层面地、系统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凯里学院为例,探究凯里学院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学校主体对非物质文化的态度。
作者 张光红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高校实践研究"(合同编号:黔省专合字[2011]76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贵州古驿道走廊民间故事流变透视多民族融合和谐之路研究"(项目编号:13BMZ038) 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贵州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DZT2012005) 认同与传承:贵州施秉县汉族山歌文化研究(项目编号:研人文2016018)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3

  • 1杨建宏.蜡染的双重性格[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4(5):53-54. 被引量:7
  • 2胡进,简小娅.斑布考——兼谈蜡染[J].贵州文史丛刊,2001(2):41-45. 被引量:2
  • 3廖启祥,李应壁,龙明英,李鼎昌.漫谈■家蜡染[J].文史天地,2001(6):15-16. 被引量:1
  • 4乔馨.论侗族大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09-114. 被引量:10
  • 5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0.
  • 6文化部民族民问文艺发展中心.中国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上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7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M].民族出版社,2002.
  • 8贵州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贵州省志:体育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 9《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DB/OL].http://www.ihchina.crdmain.jsp, 2008.
  • 10《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DB/OL]. http: //www.ihchina.cn/main.jsp, 2008.

同被引文献34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