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生态产业战略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产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产业,秦巴山区特殊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使得发展生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扶贫精准化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
奥亚锋
机构地区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第23期186-187,共2页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扶贫
开发
生态产业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程新颖,刘庆.
四川省生态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与对策[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4):71-74.
被引量:1
2
任志远,李晶.
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测评[J]
.地理学报,2003,58(4):503-511.
被引量:158
3
曹亚芳.
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转型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2):274-27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朱志辉.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计模型[J]
.科学通报,1993,38(15):1422-1426.
被引量:119
2
周广胜,张新时.
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1996,20(1):11-19.
被引量:349
3
李宝林.
环保产业生态产业与绿色产业[J]
.中国环保产业,2005(9):22-24.
被引量:4
4
http://zghjgc.com.cn/viewnews.asp?id=930,四川省政协助推生态产业发展.
5
四川政协网.四川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助推生态产业发展,http://www.sczxgov.cn,2011-06-2922:06.
6
董岚,唐强.
生态产业系统的要素及构成分析[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13-15.
被引量:3
7
诸大建.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管理的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和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J]
.经济学动态,2009(11):47-53.
被引量:11
8
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5):635-640.
被引量:1343
9
孙睿,朱启疆.
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季节变化研究[J]
.地理学报,2000,55(1):36-45.
被引量:246
10
陈仲新,张新时.
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
.科学通报,2000,45(1):17-22.
被引量:964
共引文献
160
1
刘东,李艳.
浙江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及其空间变异分析[J]
.遥感信息,2014,29(3):94-99.
被引量:3
2
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
延安市城郊区土地利用动态与生态效应变化[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30-133.
被引量:31
3
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
榆阳区土地利用和生态效应变化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0-114.
被引量:19
4
曹军,吴绍洪,杨勤业.
扎鲁特旗退耕还林还草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3):171-174.
被引量:3
5
张艳军,赵纯勇,郭跃.
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216-219.
被引量:9
6
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
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动态与生态效应变化分析——以榆阳区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05,24(6):619-622.
被引量:14
7
康艳,刘康,李团胜,杨帆.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351-354.
被引量:22
8
谢红霞,任志远,莫宏伟.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5,28(2):215-218.
被引量:25
9
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
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动态与生态效应变化——以榆阳区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5,28(3):352-356.
被引量:23
10
任志远,黄青.
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定量评价与动态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4):169-172.
被引量:32
1
罗启辉.
让生态产业激活地方经济[J]
.重庆绿化,2003(3):20-20.
2
宋瑞祥.
建设生态产业 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J]
.林业经济,2000(B06):1-2.
3
李春义.
山东林业产业跃居全国前列[J]
.市场周刊(新物流),2004(47):39-39.
4
赵书章.
积极开发矿产资源,尽快改变秦巴山区贫困县的落后面貌[J]
.陕西地质科技情报,1989(1):73-77.
5
张玮荣.
关于对秦巴山区科技扶贫工作的思考[J]
.甘肃科技,2012,28(14):7-9.
被引量:4
6
吴德珠.
从汉滨看秦巴山区新农村建设[J]
.当代陕西,2006(1):30-32.
7
王剑.
论贵州如何运用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J]
.现代营销(下),2016(7):215-215.
被引量:5
8
王延东,王一迪.
在林业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J]
.生态文化,2010(1):15-15.
被引量:1
9
孙持华,潘晓燕,韩宁静.
论加强林业发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
.河南科技,2013,32(10X):209-209.
10
刘清臻,楚纯洁,于长立.
河南省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45-11547.
被引量:5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