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意义的流动形成理解、表达、交流等,这种流动可从事物或文本流向意识主体,也可由一个意识主体流向其他意识主体,所有这些意义流动,都来自意识主体感觉到的"认知差"。接收认知差,迫使意识向事物或文本投出意向性以获得意义,形成"理解";表达认知差,促使主体向他人表达其认知,形成传播,并在回应中得到交流。认知差并不是完全无法客观化的,文本间的对比、主体间的交流反应与取效,使认知差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研究项目"文化符号学理论与当今中国文化研究"(SKQY2015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