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教出文韵始得真——以《细柳营》教学为例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破解语文课堂少新、少趣、少味、少美之难题,指出文韵是一种文章神采与韵味结合的审美形态。呈现课文的文韵,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质性所在,是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以教学《细柳营》为例,从披文寻言韵、沿波讨章韵、顺势勘意韵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出文韵的方法与路径,指出文韵是文章的精神,得文韵者,得语文课堂教学之“真”。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2

  • 1杨义.李白的明月意象思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5):119-128. 被引量:18
  • 2叶朗.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8(1):16-21. 被引量:163
  • 3陶文鹏.意象与意境关系之我见[J].文学评论,1991(5):57-63. 被引量:18
  • 4曹正文.意境与意象的辨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0(1):44-47. 被引量:1
  •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7页.
  • 6克罗齐.《美学原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90页、第46页.
  • 7夏之放《以意象为中心话语建构文艺学理论体系》,钱中文,李衍柱主编《文学理论:面向新世纪》,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8蒋寅《说意境的本质及存在方式》,《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 9顾祖钊《艺术至境论:中西文学理论走向融合的通道》,钱中文,李衍柱主编《文学理论:面向新世纪》,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10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6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共引文献178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