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低能离子注入微生物育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Recent Advances on Microorganisms Breeding by Low Energy Ion Implantation and Its Mechanism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方式——低能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This paper overviews the recent advances on microorganisms breeding by low energy ion implantation and its mechanisms.
作者
冯志华
孙启玲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食品与发酵》
CAS
2002年第2期6-8,共3页
Sichuan Food and Fermentation
关键词
研究进展
离子注入技术
微生物育种
机制
诱变育种
ion implantation
microorganisms breeding
mechanism
development CLC:TQ93
分类号
TQ9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Q93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37
同被引文献
15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12
1
姚建铭,朱皖宜,王纪,余增亮.
离子注入利福霉素产生菌诱变选育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1999,8(3):214-216.
被引量:28
2
虞龙,许安,王纪,余增亮.
低能离子注入在Vc高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J]
.激光生物学报,1999,8(3):217-220.
被引量:91
3
谢立青,张荫芬,陈如意,周瑞英,张培灵,应恒丰,杨国荣,杨桂芳.
离子束注入抗生素产生菌诱变效应的研究[J]
.核技术,1995,18(6):324-330.
被引量:13
4
宋道军,余汛,姚建铭,邵春林.
低能离子束对微生物细胞的刻蚀与损伤研究[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8,30(6):570-574.
被引量:35
5
宋道军,姚建铭,邵春林,余增亮.
离子注入微生物产生“马鞍型”存活曲线的可能作用机制[J]
.核技术,1999,22(3):129-132.
被引量:136
6
周朝晖,吴艳,董蕾,叶辉,武济民.
海南霉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和发酵条件的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9,24(1):11-13.
被引量:3
7
姚建铭,王纪,王相勤,袁成凌,王文生,余增亮.
离子注入花生四烯酸产生菌诱变选育[J]
.生物工程学报,2000,16(4):478-481.
被引量:49
8
龚加顺,刘勤晋,肖琳,姚建铭.
单宁酸酶产生菌氮离子注入的诱变效应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0,26(5):9-13.
被引量:23
9
许安,姚建铭,余增亮.
离子注入改良维生素C二步发酵混合菌研究(Ⅰ)2-酮基-L-古龙酸高产菌系IPPM-1028的选育[J]
.工业微生物,1998,28(4):21-24.
被引量:41
10
惠友权,黄建新,孔锁贤.
离子注入选育α-乙酰乳酸脱羧酶菌株[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3):251-254.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70
1
曾晓雄.
“冷后浑”的形成与转溶[J]
.茶叶通讯,1989(3):42-44.
被引量:33
2
曾晓雄,罗泽民.
酶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品工业科技,1993,14(5):24-27.
被引量:39
3
余增亮,霍裕平.
离子注入生物学研究述评[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3):221-225.
被引量:144
4
黄文彩,范世晶,黄建宁,桑金隆,施跃峰,夏湛恩,吴文娟,姚杭丽.
离子注入微生物的诱变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3):282-285.
被引量:23
5
江泽慧,彭镇华.
离子束应用于生物品种改良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3):295-298.
被引量:59
6
彭镇华,胡蕙露,康忠铭,张良富,周蜀生.
离子注入杨树和银杏的同工酶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3):255-259.
被引量:23
7
余增亮,邵春林,杨剑波.
离子刻蚀生物样品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3):260-264.
被引量:38
8
吴兰佩,崔海瑞,包忠谋,梁任又,李裕熊,余增亮,邱励俭,.
氮离子束等诱变机理研究(二)[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3):233-240.
被引量:12
9
李莉,杨剑波,李俊,吴李君,吴家道,余增亮,罗宁进.
离子束辐照对pUC18质粒DNA结构和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4):300-304.
被引量:6
10
王立秋.
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作物诱变遗传育种上的应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17(4):95-9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37
1
安肖,虞龙.
钛离子注入井冈霉素生产菌株的诱变效应[J]
.生物加工过程,2008,6(2):56-60.
被引量:5
2
董晔,曾宪贤,张石峰.
低能N^+离子注入纤维分解细菌的初步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S1):134-135.
被引量:1
3
王岁楼,吴晓宗,陈德经,邓百万.
黏红酵母离子注入诱变及其发酵产生β-胡萝卜素条件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5):135-140.
被引量:2
4
李玉峰,那日,梁运章.
低能N^+介导大豆全DNA转入紫花苜蓿的初步研究[J]
.中国草地,2004,26(4):41-45.
被引量:10
5
鲍月英,支中生.
氮离子束注入对甜高粱植株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及主要性状表现的影响[J]
.内蒙古草业,2009,21(4):35-38.
6
杨转琴,李宗伟,丁晓兵,秦广雍.
低能离子注入高效降解蛋白菌株的诱变选育研究[J]
.生物物理学报,2009,25(S1):484-485.
被引量:1
7
自振滔,石文昊,李钰茜,翟贞文,韩丽娟,王明钰,方诩.
利用等离子诱变技术改造纤维素酶生产丝状真菌工业菌株[J]
.中国酿造,2013,32(S1):5-8.
被引量:6
8
周学宝.
创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在高校的培育[J]
.发展论坛,2002(1):57-57.
被引量:10
9
那日,冯璐,李玉峰.
低能N^+离子注入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38-42.
被引量:5
10
王啸,邱树毅.
微生物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2004,29(9):37-40.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50
1
易昌华,贺建华.
共轭亚油酸的免疫调节功能概述[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4,29(1):23-24.
被引量:7
2
卫增泉,刘玉岩,王桂玲,马受武,杨汉民,高清祥,韩榕,王亚馥.
低能重离子注入小麦胚内的作用范围[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93,11(2):90-94.
被引量:18
3
白爱枝,梁运章,杨军,李市场,潘仁瑞.
离子注入选育高产木聚糖酶黑曲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J]
.菌物学报,2004,23(3):412-416.
被引量:8
4
周艳,张兰威.
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6):28-31.
被引量:11
5
谢传晓,郭金华,程备久,余增亮.
Preliminary Studies on Base Substitutions and Repair of DNA Mismatch Damage Stimulated by Low Energy N^+ Ion Beam Implant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J]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5(1):1677-1682.
被引量:4
6
汪志君,高庆,方维明,姜涌明,颜荣林,周红.
紫外诱变筛选低高级醇和双乙酰含量的啤酒酵母[J]
.中国酿造,2005,24(1):13-17.
被引量:23
7
王海,张甲耀,方呈祥,秦广雍,魏明宝.
离子注入法选育高效降解蒽的鞘氨醇单胞菌突变株[J]
.环境科学,2005,26(1):150-153.
被引量:5
8
田兴山,张玲华,郭勇,潘木水,周风珍,邝哲师,黄小光,李国立,孙晓刚.
空间诱变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上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2005,16(1):105-108.
被引量:14
9
曾宪贤,吕杰.
离子注入改良纤维分解细菌及其机理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1):17-21.
被引量:6
10
余增亮,霍裕平.
离子注入生物学研究述评[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3):221-225.
被引量:144
引证文献
11
1
赵树欣,李春明.
离子注入与紫外诱变筛选产高级醇低的果酒酵母[J]
.酿酒科技,2006(11):31-34.
被引量:9
2
吕平,杨柳枝.
高产 L-乳酸菌的选育及其发酵特性的研究[J]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11):41-45.
被引量:1
3
吕平,杨柳枝,王艳国.
工业微生物低能重离子注入应用研究进展[J]
.天津化工,2007,21(2):1-2.
4
张晓勇,陈秀霞.
低能离子诱变育种作用机理及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6):20-22.
被引量:11
5
陈学思,孙绍怡,周晓,张根发,苏颖,周云龙.
离子注入对花生的生物学效应[J]
.花生学报,2009,38(2):20-24.
被引量:8
6
聂云,厉炯慧,吕平.
阿特拉津降解菌低能离子注入选育和降解特性[J]
.水处理技术,2010,36(6):61-64.
被引量:2
7
秦红霞,周立平,嘉晓勤.
N^+离子注入筛选高产色素的红曲菌株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11,30(4):68-71.
被引量:4
8
慈志敏,赵国芬,陈剑,包秋华,张和平.
产CLA植物乳杆菌P8的离子束诱变与筛选[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3):207-210.
被引量:4
9
王雅君,陈力力,廖杰琼,姚开波,丛美娟,廖静.
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3(2):25-31.
被引量:19
10
李成波,李晓明.
低能离子注入育种中次级效应影响的模拟研究[J]
.原子核物理评论,2017,34(4):779-78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汪宁,许峥,张丰收,张涛,苏颖,连慕兰,周云龙.
离子注入线辣椒F_2代表型观察及变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09-113.
被引量:5
2
刘小兰,刘剑潇,汤琳,钟华,刘智峰,傅海燕,徐祥民,曾光明.
诱变技术及其在获取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杂志,2008,28(3):54-58.
被引量:2
3
陈欣.
红酵母发酵产类胡萝卜素条件的优化[J]
.食品科学,2009,30(15):176-179.
被引量:8
4
秦捷,姚茂君.
果酒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2009,28(12):9-11.
被引量:6
5
张鲁军,王琳,缑俊培,史艳芹,焦浈,秦广雍.
低能N^+离子束诱变小偃81后代紫秆变异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1):98-100.
6
杨东升,朱丽元,谢晓红,罗先群.
UV处理筛选耐高浓度乙醇酿酒酵母菌株[J]
.中国酿造,2010,29(10):35-38.
被引量:5
7
张晓旭,胡莹,刘静,张丰收,张涛,苏颖,连慕兰,周云龙.
碳离子注入向日葵种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5):123-129.
被引量:3
8
庞锐,潘丽军,姜绍通,吴学凤.
N^+注入诱变选育混合糖发酵L-乳酸高产菌株[J]
.食品科学,2010,31(21):248-253.
被引量:6
9
孙绍怡,陈学思,周晓,张涛,苏颖,周云龙.
离子注入对花生M2代生物学效应的影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1):59-62.
10
汪宁,许峥,张丰收,张涛,苏颖,连慕兰,周云龙.
Phenotype Observation and Variation Analysis of F_2 Generation of Ion Implanted Chili Pepper Seeds[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12(8):1103-1106.
被引量:1
1
惠友权,黄建新,孔锁贤.
离子注入选育α-乙酰乳酸脱羧酶菌株[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3):251-254.
被引量:24
2
司婧,张红,武振华.
离子注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2,30(6):321-327.
被引量:10
3
梁慧星.
离子注入技术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64-2565.
被引量:19
4
冯清平.
微波对微生物诱变生物效应的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1994,6(4):67-69.
被引量:4
5
陈江,魏金山,等.
应用离子注入技术对家蚕形态学及遗传学进行的初步研究[J]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1998,7(2):35-41.
被引量:1
6
贺亚男,朱传合,杜连祥,路福平.
氮离子注入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39-42.
被引量:7
7
李豪,车振明.
微波诱变微生物育种的研究[J]
.山西食品工业,2005(2):5-6.
被引量:41
8
王春能.
菊花转基因研究进展[J]
.花卉,2005(7):7-7.
9
潘涛,周剑,虞龙.
铁离子和碳离子注入诱变柠檬酸生产菌的初步探讨[J]
.中国酿造,2009,28(2):100-102.
被引量:1
10
王丽.
微生物诱变[J]
.河北化工,2009,32(7):30-31.
被引量:2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