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陶行知三大教育理念之职业教育角度探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陶行知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三大中国弟子之一,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理念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影响着现代当代之中国教育。将其三大教育理念落脚于其关于"职业学校之课程"言论,并做职业教育角度的探析;希望获得对当下职业教育发展有所裨益的些许结论。
作者
黄旭升
机构地区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职科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108-110,共3页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陶行知
职业教育
教育思想
分类号
G77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1
邹晓东,吕旭峰.
论陶行知对杜威生活教育思想之超越——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性反思[J]
.大学教育科学,2009(6):60-66.
被引量:10
2
陈功江,王佩,申国昌.
杜威与陶行知课程观比较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当代课程研究创新与本土特色的视角[J]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4):7-12.
被引量:11
3
吕云超.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J]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3(2):59-62.
被引量:4
4
米靖.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9):9-12.
被引量:58
5
南海.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J]
.职教论坛,2005,21(12S):4-7.
被引量:30
6
张弛.
关注人的生存、生长与生成:现代职业教育目的解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36):26-31.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南海,董华.
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6):27-29.
被引量:24
2
孟广平.
能力·能力本位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12):32-33.
被引量:14
3
朱丽.
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较[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4):51-54.
被引量:24
4
董宝良.
试论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J]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1(6):95-104.
被引量:6
5
周洪宇.
继承中的超越与超越中的继承——陶行知与杜威关系略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4):27-31.
被引量:9
6
南海.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J]
.职教论坛,2005,21(12S):4-7.
被引量:30
7
崔玉婷.
胡适、陶行知接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方法论比较[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6):46-49.
被引量:1
8
谌安荣.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探源[J]
.云梦学刊,2006,27(4):116-118.
被引量:5
9
张俭民.
“实用主义教育”与“生活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源”与“流”[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31-33.
被引量:9
10
徐国庆.
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24-28.
被引量:142
共引文献
136
1
方晓红.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6):1-3.
被引量:13
2
蒋宋武.
浅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路径[J]
.科技风,2008(24):118-119.
3
艾芳.
运用“系统”的理念来评判和改进职业教育的模式[J]
.魅力中国,2009,0(19):97-97.
4
米靖.
当代国外职业教育教学观的转型及启示[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0(5):5-8.
被引量:14
5
杨道才.
影响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心理及防治[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76-79.
6
张新德.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及高职数学价值的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05(6):36-37.
被引量:27
7
刘春生,刘永川.
“三农”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内涵探析[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0(9):5-7.
被引量:13
8
李慧玲,赵朝晖.
试论我国职业教育职业性的缺失及对策[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5):18-21.
被引量:6
9
张新德.
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高职数学价值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5,21(12X):31-33.
被引量:19
10
胡艳,高燕.
改革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 培养宽口径秘书人才[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51-5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4
1
王晖,陈明星.
《职业教育法》实施以来的成效及问题探讨[J]
.当代职业教育,2010(12):4-8.
被引量:2
2
姜大源.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重大举措——德国新《职业教育法》解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14):59-61.
被引量:46
3
王颖,俞启定.
“教学做合一”:“做中学”思想的创新与继承[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3):44-46.
被引量:38
4
汪博兴,汪明群.
高职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3):30-31.
被引量:74
5
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原理与开发[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9):5-11.
被引量:229
6
程道明.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33):22-24.
被引量:6
7
刘育锋.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若干思考[J]
.职教论坛,2010,26(16):50-52.
被引量:9
8
刘育锋.
论澳大利亚职教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借鉴意义[J]
.职教论坛,2011,27(1):86-91.
被引量:15
9
许冰冰,米靖.
德国职业教育条例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2):90-93.
被引量:8
10
刘建同.
谈谈职业技术教育的宏观管理手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3,9(4):12-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王守志,韩金玉.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关键问题探讨及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3(26):63-66.
被引量:12
2
黄旭升,翟洪英,李之慧,王田.
职业教育法修订研究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12):27-29.
被引量:1
3
江允英.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2(3):48-51.
被引量:2
4
刘骏跃.
企业标准与高职学生标准化素质教育[J]
.中国标准化,2019,0(15):103-106.
5
杨丽珍.
创新教学理念,培养职业素养——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为例[J]
.文教资料,2019,0(28):194-195.
被引量:1
6
朱小玲,斗果.
浅析翻转课堂模式在“氧气制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7):89-91.
7
姜欣悦,韩薇薇.
“四新”背景下陶行知思想在项目课程实施中的应用——以项目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为例[J]
.汽车维修与保养,2024(5):58-5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平先秉,刘元发.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再审视——以S省为例[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1,11(2):36-44.
被引量:2
2
谢劼.
闽台合作宝玉石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7(4):71-76.
3
沈凌.
职教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实施要领[J]
.职业教育,2018,17(14):34-36.
被引量:3
4
杨常唯.
践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行知合一”教学模式探索[J]
.林区教学,2018,0(9):21-23.
被引量:4
5
王启龙,马树超.
我国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成效、挑战与对策[J]
.职教论坛,2018,0(12):24-29.
被引量:26
6
伏梦瑶,李政,徐国庆.
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教育与职业,2019,0(17):97-102.
被引量:27
7
兰金林,石伟平.
职业教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职业知识的工作逻辑[J]
.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1):30-35.
被引量:11
8
王亮.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3(1):27-30.
被引量:8
9
车呈湘.
武警装甲装备维修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8):136-136.
10
陈思骑,秦敏,胡雪梅.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深化校企合作的启示[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5):35-38.
被引量:1
1
柳征.
学习化社会的电视媒体实现——兼论教育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J]
.东南传播,2009(1):107-109.
2
任凯.
关于全民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目标与速度的思考[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5):72-74.
3
任凯.
数字化学习港——建构全民终身学习社会的一种路径选择[J]
.天津电大学报,2007,11(2):17-19.
被引量:4
4
苏伯文,胡其亮.
中高职衔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与设计[J]
.科教导刊,2016(6Z):29-30.
被引量:2
5
孙芸.
对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
.赤子,2015(10Z).
6
邵文冕,都维刚.
电气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179-179.
被引量:3
7
范婵娟.
高职职业基本素养培养路径及价值体现[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11):9-12.
8
王宝霞.
再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语言问题[J]
.课程教育研究,2012(25):124-124.
9
贾凡.
三大理念解析: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J]
.职教论坛,2010,26(16):26-28.
被引量:8
10
声音[J]
.中华儿女,2013(10):5-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