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脾主升清”在泄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脾主升清,主要强调脾气的特点以上升为主。"升"即上升,"清"即水谷精微。脾气上升,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此所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为泄泻,泄泻病与脾胃相关性不言而喻。现通过对2则临床病案分析,阐释此思想在泄泻病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
李栩瑾
赵超
汤静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出处
《光明中医》
2017年第3期333-335,共3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脾主升清
泄泻
升清降浊
分类号
R256.3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1
叶庆莲.
脾主升清论[J]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43-645.
被引量:9
2
张挺,李相昌.
“脾主升清”之源流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2,20(1):74-75.
被引量:14
3
晁俊,刘绍能.
脾主升清理论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4):110-11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清·黄元御.黄元御医书十一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5,125.
2
湖南中医药研究所.脾胃论注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
3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
4
辛军.
论东垣风药升阳[J]
.中医杂志,1998,39(3):136-13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31
1
叶庆莲.
论脾主湿[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11-13.
被引量:5
2
宋琦,王庆其.
《内经》脾胃理论探微[J]
.中医文献杂志,2009,27(1):29-32.
被引量:9
3
张兆蓬.
从中医病机角度谈便秘对脑中风患者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34-134.
被引量:14
4
沈哲,刘彤.
从脾论治血脉病浅识[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7):40-41.
被引量:2
5
Thovn.,E Amstr.,L.
数字汽车时代的到来[J]
.商业周刊(中文版),2000(6):66-70.
6
李前,陈绍军,钟佳,邵先舫.
邵先舫从“脾”论治创伤后组织肿胀的临床经验总结[J]
.中医药导报,2015,21(22):98-100.
被引量:3
7
王晓玲,王彩霞.
“脾气主升”之释义及机理初探[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95-97.
8
刘珍,邓天好,王红梅,谭周进,尹抗抗.
半夏泻心汤对脾虚便秘型小鼠血常规影响的实验研究[J]
.新中医,2016,48(11):212-214.
9
王晓戎,张薇,盛红艳.
唐喜玉教授辨治脾胃病经验[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1):58-60.
被引量:2
10
慈建德,张莉梅.
温胃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17,9(12):83-8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2
1
张书生.
肠易激综合征从肺论治[J]
.四川中医,2005,23(3):17-18.
被引量:31
2
陈洁真,严夏,李俊.
严夏用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
.中医研究,2006,19(1):60-61.
被引量:13
3
李际强,王河宝.
升清降浊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13-14.
被引量:19
4
韦蓉,史肃育,吴同启,庞家华.
通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11-1313.
被引量:13
5
李晓鸣,申建中,郑宪华.
温中健脾法治疗慢性胆囊炎66例[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12(4):40-41.
被引量:3
6
孙仁,宋蓓,刘小军.
李东垣升清降浊理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0):1468-1469.
被引量:11
7
谷宁,方玉秀,冯明清.
浅议“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J]
.河南中医,2008,28(12):10-11.
被引量:15
8
周春英,马秋华,徐逢春.
黄褐斑的研究进展[J]
.青岛医药卫生,2009,41(6):431-435.
被引量:10
9
张勉之.
补肾活血法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J]
.天津科技,2010,37(2):18-19.
被引量:3
10
张明,李丽琼,吴志明,吴艳霞.
黄褐斑辨证论治的中医古藉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5):28-3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赵军,师建平,段迎喜.
段迎喜“升脾”学术思想探微[J]
.河南中医,2020,40(3):344-347.
被引量:9
2
赵彦禛,周霞辉,张宜帆,俞赟丰,简维雄.
“相火”与五脏六腑关系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2,18(7):207-212.
被引量:4
3
王鑫,张娟,牛璐.
从调和肝脾角度治疗黄褐斑[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3):205-206.
被引量:3
4
张小雨,王海.
脾主升清理论在脾胃病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4):142-14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赵军,李婧,杨广源,郁金岗,吕新亮,师建平,党赢,赵清树.
中医学术流派概论[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6):64-66.
被引量:1
2
吴佳宝,赵军,李婧,郁金岗,吕新亮,赵真梓,姜婷,刘岩.
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3):140-142.
被引量:3
3
王志杰,刘学农.
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1):76-76.
被引量:2
4
崔太伦.
逍遥散与七白散煎液外敷联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76):132-133.
5
赵军,师建平,段迎喜.
段迎喜“升脾”学术思想探微[J]
.河南中医,2020,40(3):344-347.
被引量:9
6
白明,陈静,苗明三.
基于数据挖掘的白附子临床外用规律分析[J]
.中国药师,2020,23(4):671-675.
被引量:8
7
王桂彬,尹炳驿,刘兴兴.
《伤寒杂病论》“重胃气”思想初探[J]
.中医学报,2021,36(3):478-481.
被引量:10
8
王清峰,张艳萍,吉海旺.
吉海旺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5):101-103.
被引量:1
9
王志杰,刘学农.
王志杰诊治肺胀病临床经验[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2):79-80.
10
赵真梓,吴丽萍,赵天宇,宋强亮,张梅,尚志花,赵军.
基于肠脑轴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微生态疗法[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4):129-132.
被引量:2
1
韩玉娟.
养生从调理脾胃开始[J]
.抗癌之窗,2012(12):42-43.
2
王益平.
中医论脏腑[J]
.现代中医药,2013(5):78-78.
3
谢海青,皇甫予苏.
李振华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300-301.
被引量:4
4
宫平.
董建华胃病治验[J]
.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9):36-37.
5
郑红斌,陈諴.
脾主升清概念及机理初探[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6):1-2.
被引量:4
6
叶福葵.
脾主升清临证运用体会[J]
.河南中医,2001,21(6):67-68.
被引量:2
7
叶庆莲.
脾主升清论[J]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43-645.
被引量:9
8
李锦,甘爱萍.
李东垣之饮食宜忌论[J]
.国医论坛,2012,27(3):42-43.
9
孙华,庞明珍.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J]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11):33-35.
10
杨启平,农小宝,林振强.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治疗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7):671-673.
被引量:4
光明中医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