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吊诡”在晚清与“五四”之间——论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之得失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引言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下简称学科)作为大陆高校文科设置始于1949年。到1980年后,随着严家炎提出“文学现代化”标准,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三人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该学科才逐渐成为国内诸子竞相鸣放的园地,海外汉学家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等也接踵登陆,参与共建。
作者
夏伟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103,共9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关键词
王德威
“五四”
现代性
得失
晚清
吊诡
文学学科
1949年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晓平.
后现代、后殖民批评与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以王德威的研究为中心[J]
.文学评论,2012(4):97-106.
被引量:11
2
王晓初.
褊狭而空洞的现代性——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J]
.文艺研究,2007(7):142-149.
被引量:11
3
田祝,刘浪.
被压抑与未被压抑的现代性——《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重新评价》质疑[J]
.中文自学指导,2005(1):72-74.
被引量:3
4
李凤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及其批评实践——王德威教授访谈录[J]
.文艺研究,2009(2):67-79.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冷露.
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说[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145-155.
被引量:15
2
清峻.
昧于历史与过度诠释——近十年海外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倾向[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5):40-45.
被引量:3
3
李杨.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81-98.
被引量:31
4
David Wang Der-wei, Fin-de-siecle Splendor : 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 1849-1911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5
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7
中文版《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8
Fredric Jameson, A Singular Modernity : Essay on the Ontology of the Present (London, Verso, 2002) .
9
David Wang, Fin-de-siecle Splendor, p.121, p120, p50-61, p30-35, p22, p15, p21, p5.
10
Tang Xiaobing, Review of Fin-de-Siecle Splendor: 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 1849-1911,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58, No. 2, 1998, 627.
共引文献
36
1
梁翠琴.
“活”的新文化运动史——评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运动》[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1):387-396.
2
廖望.
“多元变革时代”与“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小说——评王晓平《追寻中国的“现代”:“多元变革时代”中国小说研究1937—1949》[J]
.学术评论,2023(1):60-67.
3
文贵良.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
.学术月刊,2010,42(3):152-155.
被引量:2
4
李凤亮.
走向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海外华人批评家的启示[J]
.南方文坛,2010(5):5-8.
被引量:5
5
周仲强,张敏飞.
重构中国文学“现代性”谱系的新声——读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J]
.文化学刊,2012(1):176-179.
6
牛学智.
通观视野与空间概念批评——由王德威批评实践说开去[J]
.扬子江(评论),2012(1):32-40.
被引量:4
7
张晓婉.
想象王德威的方法——试论王德威的“福柯式”历史观[J]
.华文文学,2012(3):108-115.
被引量:4
8
曹晨光.
悲惨命运的女性书写[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2):100-101.
9
李杨.
“抒情”如何“现代”,“现代”怎样“中国”——“中国抒情现代性”命题谈片[J]
.天津社会科学,2013(1):100-110.
被引量:15
10
毕红霞.
我们为何批评王德威——兼论面对“海外汉学”的复杂心态[J]
.当代文坛,2013(3):32-35.
被引量:1
1
夏伟.
李欧梵“西学东渐”境况考辨——聚焦于李欧梵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关系[J]
.南方文坛,2014(4):39-42.
2
文娟.
把鸟鸣放回枝头[J]
.诗歌月刊,2015,0(3):66-67.
3
严歌苓,江少川.
跨越中美时空的移民文学——严歌苓访谈录[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9):46-50.
被引量:5
4
小故事[J]
.老年人,2010(3):45-45.
5
申明秀.
宏观的现代性——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基本问题[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42-46.
6
史国峰.
荒诞与虚幻——《等待戈多》与《红楼梦》之异同[J]
.中学教学参考,2010(10):52-52.
7
石兴泽,石小寒.
个性浪漫主义灵光闪烁:穆旦五十年代诗歌创作解读[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4):94-101.
被引量:1
8
张思.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的文化新理念[J]
.大家,2012(2):147-147.
9
钟翔.
一本切实探新的著作——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1995,17(3):121-121.
被引量:1
10
刘振华.
探究沈从文的精神个性[J]
.博览群书,2009(7):83-85.
南方文坛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