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不同时期产生真菌毒素原因性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近几年玉米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收获方式到储存及其后期的脱粒销售阶段都与之前的传统农业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机械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玉米破碎粒的增多。而玉米的破碎粒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玉米真菌侵染的风险。本文对玉米毒素相关数据进行了一些比对性分析,了解毒素产生原因。
作者
臧远波
机构地区
扶余市新站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期34-34,共1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毒素
概念
数据分析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1
邓友田,袁慧.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机理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2):89-92.
被引量:61
2
夏春龙.
粮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粮油食品科技,2013,21(3):77-79.
被引量:13
3
甄玉萍,裴世春,王岩,高建伟,李妍.
玉米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掩蔽剂对ELISA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5,36(16):255-260.
被引量:8
4
袁航.
粮食中主要真菌毒素危害及联合毒性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19,0(11):223-227.
被引量:25
5
沈飞,吴启芳,刘兵,宋伟.
粮食真菌毒素污染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8):2372-237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陈聪聪,常春立,李超.
室温对酶联免疫法测定玉米中真菌毒素的影响[J]
.现代食品,2022,28(12):165-16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杨兴晶,刘妍如,唐志书,宋忠兴,常百金,赵艳婷,刘长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沙棘药材及食品制品中10种真菌毒素[J]
.中国中药杂志,2023,48(2):366-373.
被引量:5
2
许嘉,王硕,曹瀚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挂面、方便面中15种真菌毒素[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4(1):48-52.
被引量:2
3
高慧,邢燕,汪洋,赵志强,王勤,刘婷婷,刘小丽,彭程.
山东省部分地市市售干辣椒和辣椒面中黄曲霉毒素调查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4,36(2):156-160.
1
臧远波.
玉米毒素相关性研究[J]
.吉林农业,2016(11):79-79.
2
郭宇翔,赵刚.
不同收获方式对鸡新城疫病毒HA影响的对比试验[J]
.养殖技术顾问,2013(3):202-202.
3
杨洪标.
推广杂交桑育苗快速发展桑园初探[J]
.四川蚕业,2011,39(1):50-51.
4
叶汉生,王良忠.
广东杂交桑的收获方式与产叶量的关系[J]
.蚕桑通报,1996,27(4):23-26.
被引量:3
5
叶汉生.
杂交桑的收获方式与产叶量的关系[J]
.蚕桑茶叶通讯,1997(1):27-30.
6
尹玉港,谭会泽,刘松柏,魏师,陈永均.
玉米破碎形成原因及对营养价值的影响[J]
.饲料博览,2014,24(1):13-15.
被引量:5
7
唐东东.
“翔泰”现象的背后[J]
.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2014(3):40-41.
8
姚树洁.
三中全会的创新疗法保守却务实[J]
.IT时代周刊,2013(23):14-14.
9
长春大成实现饲料产业的革命用非粮生产赖氨酸[J]
.湖北畜牧兽医,2010,31(8):44-44.
10
王立红.
新宾县“冷棚香瓜”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2016(2):91-92.
被引量:1
农业与技术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