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南京高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构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结构方程评价模型,以南京高校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资源水平、创新氛围、管理水平和产出水平四个方面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是有效的。
作者
邢纪红
龚惠群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7,共4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
原始创新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评价指标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3
同被引文献
171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7
1
裴云龙,江旭,刘衡.
战略柔性、原始性创新与企业竞争力——组织合法性的调节作用[J]
.科学学研究,2013,31(3):446-455.
被引量:50
2
李柏洲,董媛媛.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125-129.
被引量:29
3
李海超,张赟,陈雪静.
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7):118-121.
被引量:12
4
徐冠华.
加强高校原始性创新能力建设[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2(8):10-18.
被引量:32
5
辜胜阻,郑凌云,张昭华.
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以硅谷和温州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6(4):8-14.
被引量:41
6
胡建勇,许继琴,张利洪.
高校对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及创新产出的贡献[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76-78.
被引量:4
7
李玉琼,邹树梁,孟娟.
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24-2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95
1
蒋红花.
高校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z1):105-106.
被引量:10
2
黄净,饶敏.
高校教师研究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64-71.
被引量:3
3
蒋红花.
省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94-96.
被引量:14
4
高波,张志鹏.
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5):102-112.
被引量:104
5
张浩,冯林.
主成分分析法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6):157-161.
被引量:24
6
张玉珍.
高校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
.情报杂志,2005,24(1):132-134.
被引量:14
7
王章豹,徐枞巍,李姚矿,吴骏.
高校科研排行性评价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1-8.
被引量:42
8
陈实.
高校实验能力建设成效浅析[J]
.实验室科学,2005,8(1):81-85.
被引量:1
9
王章豹,徐枞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
.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被引量:147
10
张瑾,田伟.
谈高校科技原始性创新[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2):13-1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63
1
陈鑫强,沈颂东.
创业导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战略柔性的中介效应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7):39-44.
被引量:7
2
孙浩杰,曹淑慧,刘晓琦,张静晓,杨国梁.
“十三五”期间我国校企研原始创新能力研究[J]
.今日科苑,2021(10):14-24.
3
蒋红花.
高校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z1):105-106.
被引量:10
4
黄净,饶敏.
高校教师研究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64-71.
被引量:3
5
陈劲,汪欢吉.
国内高校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多案例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5,33(4):490-497.
被引量:20
6
蒋红花.
省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94-96.
被引量:14
7
陈实.
高校实验能力建设成效浅析[J]
.实验室科学,2005,8(1):81-85.
被引量:1
8
马建.
建设西部高校实验室的大平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1-4.
被引量:11
9
周亦敏,陆伟成,汪河清.
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成与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5):66-68.
被引量:11
10
马建,焦生杰,吕彭民,顾建国,刘丽华.
行业性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3):64-67.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71
1
李阳杰.
一流学科建设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与政策建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1):131-136.
被引量:6
2
王冬梅.
提高高校创新能力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J]
.科研管理,2008,29(S1):72-74.
被引量:3
3
赵红洲,蒋国华.
知识单元与指数规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5(9):39-41.
被引量:62
4
陈劲,汪欢吉.
国内高校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多案例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5,33(4):490-497.
被引量:20
5
陈雅兰,李必强,韩龙士.
原始性创新的界定与识别[J]
.发展研究,2004,21(7):78-78.
被引量:27
6
王英杰.
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斯坦福大学的发展道路[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80-86.
被引量:39
7
戴庆宁,吕晔.
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
.国外外语教学,2004(4):16-20.
被引量:435
8
徐旭东.
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47-50.
被引量:26
9
王章豹,徐枞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
.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被引量:147
10
赵德武.
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观与学术尖端计划[J]
.世界教育信息,2005,18(3):26-2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3
1
孙浩杰,曹淑慧,刘晓琦,张静晓,杨国梁.
“十三五”期间我国校企研原始创新能力研究[J]
.今日科苑,2021(10):14-24.
2
王亚楠,宋景华.
京津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7,35(6):74-77.
被引量:7
3
周永卫,范贺花.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5):125-135.
被引量:6
4
杨梅如.
基于内容教学法的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校园英语,2019,0(2):20-21.
5
刘莉,董彦邦,岳卫平,蓝晔.
一流大学原创研究的评价与比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7(3):38-50.
被引量:6
6
王浩林.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成长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
.经营与管理,2020(8):23-30.
被引量:1
7
陈良雨.
非共识研究与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12):19-24.
被引量:9
8
姚占雷,李倩,许鑫.
创新策源能力三力识别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J]
.科技情报研究,2021,3(3):35-47.
被引量:6
9
钱齐政.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机制探索——以南京大学为例[J]
.江苏科技信息,2022,39(5):4-6.
被引量:3
10
刘美玲,李成兰.
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2022,24(5):141-1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姜凡,刘念才.
我国一流工科与世界一流工科还有差距吗——基于高精尖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6):34-41.
被引量:2
2
武建鑫,蒲永平.
拨开迷雾:基础学科核心议题的批判性审视与再认识[J]
.大学与学科,2023,4(4):28-47.
3
方煜,许丽娜,张琪,刘行.
深圳湾城市创新空间的实践与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22(S01):121-126.
被引量:2
4
蔡珏芳,丁继勇,张瑞.
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技术应用与开发项目的全过程评价——基于AHP-灰色关联度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2019,39(5):76-81.
被引量:2
5
蒋忠中,何娜,刘冉,张航.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文教资料,2020(6):98-100.
被引量:1
6
马少思,梁永国.
基于游客感知的全域旅游评价--以秦皇岛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0(3):82-89.
被引量:5
7
乔维德.
一种用于高校教师创新能力评价的智能模型[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2(3):55-64.
被引量:3
8
夏岩磊,刘冰,李丹.
“全创改试验”政策效果评估:独善其身还是惠及四野[J]
.中国科技论坛,2020(11):26-37.
被引量:7
9
石薛桥,薛文涛.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部六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
.经济问题,2020(11):119-123.
被引量:27
10
王占龙,王国维,袁丽伟,祁云鹤.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师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0,25(4):68-71.
被引量:6
1
赵林,杨义英.
少年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126-126.
2
焦新.
教育部部署2013年高校科技工作[J]
.中国建设教育,2013,0(3):95-95.
3
汪立超.
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与提升途径研究[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2):97-100.
被引量:3
4
司朝明.
关于南京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
.时代教育,2013(9):186-186.
5
李文静.
当前我国高校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思考[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6):55-57.
6
陈骏.
找准突破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J]
.教育与职业,2014(31):45-46.
7
何玉荣,李炳熙,易红亮,帅永.
提高博士生原始创新能力相关方法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13-14.
被引量:2
8
郑湘峙.
浅论人文环境对原始创新的促进作用[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230-232.
被引量:3
9
时平平.
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作用研究[J]
.神州,2013(36):123-123.
10
李卫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20-22.
被引量:15
江苏高教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